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7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211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42篇
人才学   13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22篇
理论方法论   591篇
综合类   8233篇
社会学   731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1055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51.
面对城市的喧嚣与动荡,王安忆以一颗平常的心,真切地书写市民阶层的苦与乐、悲与哀。在多元化文学大潮的冲撞下,她坚决地抵制了媚俗化,敏感而诚挚地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体验。对于城市世俗生活,王安忆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作为一名女作家,王安忆的小说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女性的知觉与意识,女性在作家的文本中有着突出的份额,而且往往成为王安忆城市叙述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52.
变异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英文小说作品中的变异现象繁多,大体上可归纳为词汇、书写、语音、方言、语法、语义、语域以及历史时代的变异这8种形式。各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英文小说中的运用能产生特殊的文体作用和艺术效果,因此,准确全面地把握变异语言的内涵对领会文学作品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3.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域内”汉籍的研究上,而对“域外”汉籍,则很少涉及。近20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此次邀请七位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他们对域外汉籍的界定,域外特别是东亚的汉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具体情况,域外文人对中国原作的拟效,国内汉籍的东传以及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域外汉籍的寻访,都作了精练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域外汉籍研究的一组文章,就是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的探索、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4.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来,学界咸以为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如写新闻,并非有意创作。然细阅干宝的生平资料,细阅其《晋纪》、《搜神记序》及《搜神记》却会发现:号曰良史的干宝实爱搜神志怪;在那时就发现小说“难免失实”,划清了与历史散文的界限;其《搜神记》题材采自典籍者多荒诞失实;题材采自现实者实非写实而多虚构。干宝的创作实践了他的小说理论,已开有意为小说之先河,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在中国,巫文化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已经由一种古远的民间信仰转变为文化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了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肉里。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先生就探讨过商周时期的巫术,而80年代以来,萧兵等学者讨论楚辞与上古巫术思维的论作,也令人印象弥深。近年来,作为神秘文化核心的巫文化,在戏剧、诗歌、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种类的审美生成探讨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文学与巫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也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巫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这…  相似文献   
156.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以降,但若论及一种兼及制度、社会与思想的整体形变,仍当属共和肇兴之后的新文化时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文化变迁,自有其内部规律可循。以学衡解体与吴宓北上作为象征符号,则可引出作为南北学术调和地的清华大学,进而得以呈现中国现代学术型构的若干二元关系面相,诸如北大—清华双峰汇源的北方学统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主流、中央研究院与中央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伏流、学术庙堂与知识江湖的对立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潜流等,对于理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场域里的结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学术(兼及文化与思想)场域所呈现出的侨易格局,既具有一定的继往开来的知识独立诉求之气象,也展示了某种值得总结的客观性学术规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三:侨中有序、变度渐常、由象见道。  相似文献   
157.
梅洛-庞蒂的文艺批评常被作为一种开创性的批评典范被引用,并影响了福柯、德勒兹等哲学家介入文艺的角度。而他本身与文学的关系却从不被提及,因其早年所写的小说一直不为人知。半个多世纪来这部小说和作者的双重隐匿,究其原因,与梅洛-庞蒂本人早年的爱情经历有关,也和他的宗教及哲学转变有关。在这部看似是探险小说,实则是围绕着帕斯卡尔的偏离概念展开的道德训诫小说中,偏离所揭示的生存本质和上帝的关系一直是梅洛-庞蒂哲学思考的背景。  相似文献   
158.
斯塔德纽克的《战争》是苏联全景战争小说的代表作,在战争叙事方面匠心独运,具有论辩反驳性(通过书中的重要人物直接提出异议进行反驳,通过大力描写苏联红军上下一心共御外敌对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作战不力甚至只是溃败的言论进行了反驳,通过斯大林形象进行反驳)、军事科学性(军事科学或军事理论、战略学和战役学、作战艺术或战术的运用)、人物多面性(发展变化且丰富复杂)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的结合使得该作品成为苏联战争小说中一部独具特色的全景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59.
刘庆邦着眼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多年来坚持书写农村题材和普通矿工的平凡生活,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则将创作视点转移至进城打工的保姆群体,不变的是他对底层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及对人性问题的深入思索。不论是城乡交叉地带的煤矿叙事所呈现出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还是“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中空间权力对进城乡下女性的规约与限制,都表现出刘庆邦小说明显的空间意识,也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0.
《留东外史》《海外缤纷录》《留法外史》等章回体留学小说继承了宋元话本等口传文学的传统,具备口头表演艺术的双重含义:既讲述了留学生们域外见闻故事,也呈现了以虚拟的书场情境来讲述故事的过程和方式。叙述者以说书人角色自居,预设读者为“看热闹的观众”,让他们响应“说话”的召唤,进入一套共同话语体系中。在这套共同话语的规范与制约下,小说用重复性的声口套语标定表演框架,采用具有文化惯例特征的类型化书写套路,将男女留学生、域外女子纳入旧的角色设定,热衷在“中男西/东洋女”的情节俗套中满足自我封闭的自大想象,以侧事用典的分回标目等熟悉化策略呈现各种“东洋景”“西洋景”。这类小说以旧文体书写新世界、新体验,其中的离合异同折射出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域外冲击之间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