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91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441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陈蓉霞 《社区》2008,(32):53-54
卡逊的存在犹如是我们社会的神经末梢,她勇敢无畏地向我们传送痛觉信号。这一事实令我们想到眼下中国的现实,出于追求自身直接利益之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同环保事业。但少数人暴富的代价却要由全社会来承担,这恰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52.
欣赏:《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这篇文章,细读品来,更觉此文像一面镜子。人的一生是充满挑战的,人总是在经历中成长,很多道理,我们当时未必明白,但过去之后,可能就会体会得很深刻。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但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很多人的成功源于好习惯的养成,有时候习惯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查·艾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其实,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53.
《领导文萃》2008,(24):156-156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都市里逐渐浮现出一个富人阶层。这是一面透视上海富人尖锋生活的多梭镜,是对上海财富宝塔尖上的少数人奢华生活的一次探访。  相似文献   
54.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对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辉煌的基础上,认为当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有在突出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积极走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再铸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辉煌。  相似文献   
55.
《现代交际》2007,(9):26-27
1.任何一个学校,平庸的大学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2.高中时代,爱情是奢侈品,少数人拥有得起。大学时代,爱情是日常用品,没有很寒酸。3.悲剧形成的性格根源就是那个人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坏人,非善非恶。  相似文献   
56.
20世纪90年代以降,华裔美国作家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刻板形象,力图展示真实的自我,同时通过超越文学作品母题的族裔性,表达了对于种族之间和谐共处的诉求,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他们的作品,体现出具有包容品格的族际性。其具体表现为:超越族裔性,走向融合性;能够满足多种族群审美期待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57.
<正>"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  相似文献   
58.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性研究在60余年的探索、聚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既兼顾社会历史语境又源自民族文学本体的行之有效的话语系统,其中诸如国家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民族身份、民间精神、现代性等话语方式,已经凝炼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范型。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对之进行逻辑梳理、类型阐释和语境分析,既是系统总结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话语形态的内在规定,也是持续推进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其学理阐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9.
不少学者对利维斯的批判大多立足于片面理解其“少数人文化”论,给利维斯扣上“文化精英主义”的帽子。然而,对利维斯“少数人文化”的理解必须结合利维斯对“大众文明”的界定和批判,更不能忽视利维斯对“心智成熟的民众”的关注和想象。利维斯批判的“大众文明”是工业技术发展带来的批量生产的文化后果,他所批判的“大众文化”并非指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而是指商业利益驱动的现代传媒对大众的操纵、欺骗和误导。他清醒地意识到,解决“大众文明”时代的“文化困境”,光靠“少数人”的突围是不够的,而得到“心智成熟的民众”的回应和支持,文化传承才有希望;因此,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该以培养“心智成熟的民众”为使命,文学研究尤应如此。“少数人”与“心智成熟的民众”之间的创造性合作就是利维斯对“共同体”的想象。  相似文献   
60.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支奇葩,它是少数民族群众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生活和社会的审美结晶,具有相异于作家文学的特点和功能。本文结合西北歌谣来论述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