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9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2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46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502篇 |
理论方法论 | 80篇 |
综合类 | 1006篇 |
社会学 | 239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多被误解为来源于佛教.虽然其看上去与唯识学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王阳明所说的"心"与佛教所讲的"识"或"心"并不相同,他所说的"物"与佛教所讲的"境"或"法"也不是一个范畴,他的"心外无物"说与佛教"唯识无境"等理论的来源途径更不一致.因此,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从本质上、内容上、来源上以及由此展开的功夫论上都是儒家的,而并非是借鉴佛教"唯识无境"、"万法尽在自心"等说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43.
王船山对心性工夫与历史关系给出了不同于道学传统的思考。他通过对道学以心为镜譬喻的批判以表明:人只能在其有限性视域下依照心志意向做出善恶是非判断,而不当让事物向人显现出无历史性无情境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对历史与经典的诠释,呼应其所处的时势,将自身的伦理——政治实践融入历史之中。达成之道在于:设身处地地进入历史情境,共其忧患,让历史中那些思考与决断的可能性向自身开放,成为自身生存的可能性与生命经验,综参时、势、经、义,以求得中道。船山认为君子只有不断以此方式返回经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实践智慧,通达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44.
45.
游戏是玩,能够让孩子快乐;游戏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要谈心中的困扰很难.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讨论,而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或思考技巧来表达.这时候,游戏就成了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相似文献
46.
47.
"天地之心"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复卦的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礼记》礼运篇也有"人者天地之心也"一语。汉代董仲舒说"仁,天心",这是汉代儒学宇宙论的重大发展。北宋程颐反对"静见天地之心"的说法,主张"动见天地之心",邵雍之子邵伯温认为天地之心不可以非动非静,动静之几为天地心。南宋朱子把天地之心作为仁说的基础,但这并不是简单回到董仲舒,而是把北宋儒学对《周易》的讨论中天地以生物为心的思想与"仁"联系起来,用仁去规定易学讨论中的天地之心,使仁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明代王阳明把"人者天地之心"当作万物一体思想的一种说法,由于他过于关注心,相对忽视了仁,所以他对天地之心的阐发,只是着重于心之灵明。罗近溪以生生之机为天心,但是他没有把这看作是仁体的大用。 相似文献
48.
49.
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魅力和灵魂正是其对心理暗示的应用,它一反朱熹“格物穷理”的方法,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构建他的“心为本体”的哲学理论,企图从根本上变道德修为的外在强加为内在的心理自觉,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心理暗示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周敦颐诗歌研究者寥寥,这与对他的理学研究形成极大反差。结合周敦颐的人生境界来解读他的“思心”与“诗心”,在他古雅、自然舒畅和理趣盎然的诗歌风格中自有一种“性焉安焉”的至情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