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72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孙逊  裴宏江 《学术界》2012,(3):186-200,288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江南地区的城镇大量涌现,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些城镇不仅是财富的宝地,而且是人文的渊薮,其文风之盛,几可于一些大中城市相颉颃。康熙十三年(1674),作为梅里词派主要代表的朱彝尊,写下了一百首以嘉禾平原城镇为歌咏对象的组诗——《鸳鸯湖棹歌》,由此引发了历史悠久的唱和行为,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朱彝尊原诗及和诗的文化解读,及其刊刻情况的梳理,旨在探讨本时期江南城镇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992.
宋诗不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建强 《理论界》2009,(4):164-165
配乐之词称为诗,或称为歌诗、诗歌,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可入乐歌唱,诗有可歌与不可歌者。歌诗依附于“乐”,“乐”一直在流变,歌诗形式必变。仿古诗歌不谐时乐,沦为徒诗。宋诗不在音乐文学史之列,宋人歌词不歌诗;宋代音乐的体制、宋诗所承袭的唐诗格律形式、宋诗的性质限制宋诗入乐。所以宋诗不可歌。  相似文献   
993.
郭剑敏 《阴山学刊》2009,22(6):51-54
《青春之歌》的初版本与再版本在内容上有诸多的不协调之处,这一结果的出现,来自于作家对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在两个版本中角色定位的内在冲突。再版本中的林道静已偏离了作家的写作初衷与原有的形象发展轨道,这反映了作品写作年代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作家个人话语的制约与修正。  相似文献   
994.
流行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地区的传统婚嫁习俗,以其封建买卖婚姻的繁文褥节及大肆铺张,折射出这一千年古县民众铺张显摆、相互攀比的世俗心态。如今,虽然这一习俗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其中的哭嫁形式与哭嫁歌却是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自然地包含在文化的本质规定之中,它不仅很好地反映了当地女性心理情感的轨迹和价值观,更是全面地展现了当地婚嫁习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5.
一 众所周知,文学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巨大的.以小说为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促进法国社会变革的深刻作用;更记得高尔基的<母亲>、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前苏联以及我国的革命青年所起的教育作用;<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等更使中国的年轻一代坚定了马列主义信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崭新的征途……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至今仍在社会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曹植父子较早大量地创作游仙诗,曹植更率先以"游仙"名篇.曹植游仙诗共计十题十一首,约占其传世诗歌总数的七分之一.可见,创作游仙诗是曹植抒泻情感的重要方式.本文对曹植游仙诗的思想意蕴进行分析,认为曹植游仙诗的实质是以列仙之趣来坎壈咏怀,其精神内核是屈骚精神.曹植在游仙诗中塑造了极为开放、自由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实际上是其未竟的英雄梦想的虚幻延伸.  相似文献   
997.
汉语是否是屈折语 ,是否有真正的屈折这一语法现象 ,一直是个问题。本文试以安徽含山话 ① 为语言材料 ,从音节内部要素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几方面管窥“屈折”之一二。  相似文献   
998.
李芳民 《文史哲》2005,(5):97-103
以寺院、精舍、招提、兰若等为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构成了唐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唐人诗歌中这类题材数量的众多,是唐代佛教兴盛与佛教寺院文化发达影响的结果。佛教寺院独特的山水景观与人造景观,为诗人提供了创作之诗思与素材;诗人独游与群游寺院时,作为一种表现与交流的需要以及在寺院的寺壁题诗,刺激了诗人创作的兴趣;而以官僚文人以及寺僧为首,在寺院组织的诗会联唱活动,也对诗人的创作以及联唱体式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嘉禾伴嫁歌是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传承价值.当前如何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值得今人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徐欣 《重庆社会科学》2006,(10):120-122
我国许多民族中的婚俗中都流行“哭嫁”,土家族的哭嫁活动最为隆重、最典型、影响最大。“哭嫁歌”哭”的缘由,一是对婚姻不美满,悲愤流露,新娘哀叹自己命运之凄惨;二是亲情难舍,自然流露,对父母的依恋、对亲朋好友的依恋、对乡土的依恋自然涌现,有离别之痛;三是习俗约束,处于无奈,作为一种传统的“摆设”,是仪式的需要,也是祈祷祥瑞的象征,所以不哭不行。探析女性在喜庆仪式上的“哭”对于研究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