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93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40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侯艳 《社科纵横》2010,25(10):101-104,108
金谷诗人与兰亭诗人生存状态、精神心态、思想形态的差异,使他们对山水的生态审美情趣、生态审美思维与审美诗风、诗境都发生了变化.从文学生态学角度考察这些变化,可以窥见两晋文人山水生态审美之渐变,这对研究中国山水诗的兴起与发展、山水诗风与诗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宋初三体之一的晚唐体,是一个以僧人、隐士为主体的诗歌流派,其诗歌内容主要表现对山水自然的吟咏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描绘,形成了一种深幽的审美取向。这其中,居于水类意象首位的是泉,诗人集中把握的不再是水的气势、力量,而是水的韵味、意趣。泉的意象表现了一种清泠的意趣,虚澈澄淡的品性,以及诗人对清净无染的禅意的体悟。居于山类意象首位的是林。林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们对深幽景致的追寻,对萧疏的美学境界的喜爱。晚唐体诗歌对山水的表现呈现深幽化、意趣化、韵致化、内倾化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53.
沈少刚 《管理与财富》2009,(11):146-147
目前,兰溪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而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兰溪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品位,让兰溪成为金华的后花园,成为浙中乃至整个浙江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这几年,兰溪的旅游业尽管有一定的发展,但问题很多。从兰溪的旅游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兰溪的山水资源相当丰富,在八婺大地上首屈一指。因此,我们要挖掘特色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增强兰溪旅游的吸引力。做深“山”“水”文章,提升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154.
正湘西自治州是湖南民族文化的富集地,也是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奇特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神秘湘西的魅力元素,令人神往。尤其是精湛的民族民间工艺极具特色,以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内容丰富、技艺超群而著称,有"千年湘西,万般工艺"之美誉。  相似文献   
155.
贵州近代诗人黎庶焘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中,一部分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咸同农民大起义中人民的苦难、政治的黑暗;山水田园诗描写了家乡山水田园美景;咏贫士诗歌咏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深情.  相似文献   
156.
王子超 《南都学坛》2013,33(1):31-35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逐渐衰微,新兴的心学,倡导主体性的凸显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强调心与万物相通。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强调怡情怡性的山水旅游观念应运而生,为明清的旅游活动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种于山水旅游中的本性释放,用"心"感悟山水风景之美,摆脱俗世的烦扰,从而回归人之自然属性的"怡情"之游,正是对自然人性的合理回归。  相似文献   
157.
布依族传统文化精神是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山水田园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稻作农耕生活,形成了布依人独具个性的稻作农耕文明,这种具有明显山水精神和田园韵味的农耕文明,又使其文化内容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礼敬和对人的尊重。布依族传统文化重点体现在天人合一的交响、人神亲和的乐章、山与水的协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8.
赵翔 《兰州学刊》2013,(5):88-92
慧远将佛教的世界观融入到山水审美中,追求在山水中体悟佛教的真理,形成了成熟的佛教山水审美观。在这种审美观中,佛教以无限为真实的世界观和时间性的心灵构成将主体建构为动态的生命,将云气、声响等无确定相状且具有终结感、虚幻感的物象塑造为山水景致中的前景和被关注的焦点;同时,山水审美活动也被展现为在纵深空间中进行的探索发现式的持续性进程。慧远的山水审美观通过对谢灵运的影响,不但改变了山水诗的审美方式、形式结构和诗境特征,更改变了山水诗深层的世界观和心灵构成。因此,宋初山水诗的兴起不仅意味着诗歌题材由玄言到山水的转换,更意味着士人精神结构和生命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9.
方可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3,(10):39-42
9月4日下午,为期5天的2013张家界第三届国际乡村音乐周在魅力湘西大剧场精彩落幕。在颁奖盛典中,获奖的加拿大山地乐队、意大利的翁布里亚舞蹈中心、南非鼓族乐队、鬼脸乐队分别带来了代表各自民族特色的演出,将一场融合多国特色的音乐盛宴再一次演绎得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60.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承载了群众的宜居愿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市科学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忠县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理念.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半城风光的生态宜居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