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66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516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美学走向了主体间性,它从解释学角度,以审美理解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价值论角度,以审美同情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同一的,共同构成审美主体间性。因此,中西主体间性美学可以相容互补。  相似文献   
932.
论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府际治理协调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府际治理协调机制采取流域"公共能量场"、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以及流域政府间联盟等实现形式.较为一致的共性特点和优势是:强调流域政府间以及利益相关各方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确立起信任关系,流域政府间由此就可以更多采用协商手段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进而更可以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合作治理.不过,府际治理机制亦存在着不足,实践中仍应考虑将其与中央政府主导的科层型协调机制有机结合以取得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33.
全球化进中社会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 ,一直存在着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文主义社会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传统 ,但它们在思维方式取向上都是一种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全球化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 ,这将促进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必须进行某种变革与创新 ,尤其是在社会学思维方式上要尽快实现由传统的主客二元论思维向主体间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934.
190 7-1 90 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年余的交涉过程中 ,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 ,论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挫败了日本侵占这一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 ,以“间岛”为筹码 ,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 ,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考察“间岛”交涉的得失 ,不能孤立地分析 ,而应该把它与同时期的其它问题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孤立地看待 ,难免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935.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经历了建构、质疑、反思的历程,当下反思主体性概念20余年来的发展嬗变对文学理论界而言是必要的.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概念的现实语境是本土化的.其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的大量引入,使中国文学主体性内涵逐渐丰富,实现了从主/客对立的认识论主体到交往对话的存在论主体之间的转化.主体性是未完成的,无论是主体性还是主体间性,都是其存在状态.中国文学主体性之建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6.
文章从文化身份的理论视角,分析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主体身份与他者身份的二重性;揭示主体身份过度张扬所唤起的他者身份的凸现,是中国当代文学"垃圾事件"背后的哲学根源;并认为,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延迟与他者相遇、促进中西文学文化交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37.
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在朝鲜,特别是在18世纪后期的北学派文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北学派文人之于王士稹的神韵说绝非消极地接受,而是对其进行了"主体间性"式的阐释与批评.这生动地凸显了中朝文人在文学理念上的亲密互动.  相似文献   
938.
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重视审美经验,认为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活动中不仅欣赏者与作者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而且欣赏者与审美对象这个"准主体"之间也是主体间性关系."准主体"概念是杜夫海纳对现象学美学的独特贡献;审美对象的"形而上前景"分析则表明杜夫海纳超越了现象学,走向了存在论.  相似文献   
939.
当代中国美学呈现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主体性思想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构成了新时期美学的主流,在当今中国仍有其合理性;主体同性理论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看作主体之间的交流关系;后主体性思想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致力于重建人与自然、身与心之间的一体关系,把审美活动看作人与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之间明显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这一点在近现代西方思想中已得到印证.但在中国当下的特殊语境中,它们却相互并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话语景观.究其原因.概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土壤纷然杂陈,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因此无法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940.
唐代诗人岑参以边塞诗闻名于中国古代诗坛,同时他的山水写景诗写得也毫不逊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其清淡、清新、清旷、清丽的"四清"并行的艺术风格尤为突出。由于历史和个人原因,岑参的山水写景诗历来鲜为人知,但这并不能否定其特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