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832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2828篇
社会学   213篇
统计学   2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从词汇角度探讨客家方言与赣方言的关系.客家方言的大本营——闽粤赣三角地带,与赣方盲区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在社会历史上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语的七大方言中,它们又以语音上的雷同而著称.然而,词汇方面却显示了较大的差异,很多基本或常用语词两者有别.文章主要从横向的渗透关系和纵向的渊源关系探讨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2.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73.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的研究代表了传统移民史研究的取向,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移民的原因、经过、路线、规模、影响等问题的探讨。进入21世纪,受后现代史学理论以及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启发,有学者开始摆脱传统移民史研究的取向,尝试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对大槐树移民问题进行研究:从关注“人口迁移”这个动态的客观过程到关注“移民”这一主体生命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过程。通过研究者及其作品背后暗含的问题意识,可以对百年来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从学术思想史的脉络看,洪洞大槐树移民不仅仅是一个移民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4.
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考察六朝唐宋的文献资料,方言研究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零散在各种文献中。20世纪以来六朝唐宋方言研究主要有:借助诗文用韵材料展示方音特点;探讨这一时期重要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著作;断代方音研究;利用文献考证法与现今方言相结合,展示当时的汉语方言词汇;某一具体方言的历史的研究。要深入研究六朝唐宋方言,对各种记录这一时期方言的文献要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75.
吴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曾被称作"小南昌";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同属赣语昌靖片.从语音方面考察吴城话与南昌话的主要差别是有学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76.
丁戊奇荒初期,潘民表受江南友人之托前往河南协助赈灾,后因表现优异被委派到山西绛州主持该地的义赈事业。在此期间,潘民表利用《申报》劝捐助赈,引起江南士绅的热烈响应。潘氏在实际放赈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赈灾举措,救活山西百姓甚众。潘民表在丁戊奇荒期间的赈灾表现,承担起了传统士绅的社会责任,更让时人看到以其为代表的江南中层士绅群体在社会慈善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78.
汉语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语法学者对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两种语言手段的可能义已经有所研究,但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所表示的可能义的研究还没有较系统的文章出现。文章通过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的考察,发现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别,并尝试予以分为几个小类,以期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山西隰县方言语音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在变化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山西隰县方言属于黄河流域形成的古老方言,不管是其中的形成历史还是语言语音,在中华文明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代表性。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这也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此,首先,确定山西隰县方言特点,其次,分析隰县方言发展历程,最后,研究方言在语音方面产生的变化,实现对山西隰县方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0.
语言是民风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帮助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语言禁忌是人们对语言的迷信和崇拜,认为语言与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不吉祥的话语能招致不吉祥的事情发生,这就使人们对不好的事情的禁忌心理转化成了对语言的回避,因此便有了委婉语的出现。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修饰效果。民俗有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