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0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60篇 |
社会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巡回法庭自设立以来,其职能定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官方解读与学界观点均难达致统一。就实践运行来看,巡回法庭主要践行了便利诉讼、接访与分流的职能,但是这三种职能并不能反映巡回法庭设立的意义。巡回法庭职能的准确定位,需要综合考量审级制度建构原理、司法成本的承担、司法改革中的定位以及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四个方面。因此,巡回法庭作为特殊的审判机构,应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统一和司法权威的司法职能;巡回法庭作为单一制国家结构中的一部分,还应承担参与中央及地方治理的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82.
83.
王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66-69
英国是在外族入侵不列颠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其等级君主制形成前的1700多年里大致经历了公元前5世纪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公元10世纪统一国家的形成;1066年位于欧洲大陆诺曼底的公爵威廉率军入侵;从威廉二世到亨利二世统治时期的社会改革;1295年英国议会形成等历史阶段,从而使英国政体从贵族民主制演变为等级君主制。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法律信息角度出发 ,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论证了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信息之间的密切关系 ,主张在审判制度改革中进行制度选择时 ,应尽量选择能促进法律信息充足、对称和正当适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85.
数据采集器作为各类恒温控制箱的校准装置,其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国家没有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现参照JJF117-2008《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要求,校准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校准采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作为标准器,与被校仪器传感器一起置于恒温槽中,用比较法进行校准。 相似文献
86.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13):74-74
6月22日下午3点,琴动建发领第蔡琴演唱会新闻发布会在五星级豪生酒店召开,歌坛常青树蔡琴优雅亮相,为她9月份举行的,由建发房产冠名赞助的《琴动建发领第蔡琴“新不了隋”2011巡回演唱会福州站》宣传造势。借此契机,建发房产品质呈现的2011大作湖居豪宅一一建发·领第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7.
2010年,某中院处理的行政涉诉信访案件57宗,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公安、国土三个领域,当事人的信访诉求多数表现为信件和直接投诉甚至闹访。这既有经济基础、司法体制、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深层次的客观原因,也有当事人自身对法律的误解、执法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等浅层次的主观原因,其解决需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配合,努力培养法官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做好协调和解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审判公开,建立健全信访终结等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8.
渊源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巡回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衍生出剧场化、边缘化、庸俗化、无规则化等符号性特征,象征性意义远甚于其基本的司法功能.应当从便利群众接近司法正义的价值本源出发,契合现代司法的要求,重新确定价值功能、创新表现形式、明确适用范围、确立操作规则,以构建完善的现代巡回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89.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巡回法庭制度起源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学者大都以英国的巡回法庭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成功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司法统一,吸收了地方习惯法,削弱了地方势力,为英国以普通法为主的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司法目前饱受行政化和地方化的困扰,司法权的统一性、系统性难以在地方上有效实施。借鉴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经验,在我国巡回法庭成立的初期阶段,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
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学者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2007年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程序也作了较大的修改。但笔者认为单纯改革民事再审制度的程序启动主体,把程序启动权还给当事人,建立当事人再审之诉并不能完全解决民事再审制度的固有缺陷,特别是对于跨省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再审处理,更显得苍白无力。本文笔者从设立巡回法院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