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7 毫秒
21.
王岩 《社科纵横》2005,20(5):238-239
所谓非语言行为,即具有传递信息能力的语言行为以外的肢体语言。不同的文化之间非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避免在学习日语以及与日本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我们有必要了解日本人在非语言行为上与我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22.
孟朦 《成才与就业》2011,(13):28-28
睡眠过程中的肢体语言——睡姿,是受意识控制极少的下意识动作,所以它所传达的信息很少具有欺骗性,能真实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英国睡眠评估和咨询服务机构主任克里斯·依济科夫斯基通过问卷调查,概括出六种睡眠姿势,  相似文献   
23.
崔沛然 《中外书摘》2008,(10):86-87
人生处处结缘,在沟通传递讯息时,虽然大部分是以口语为主,但别忘了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方式:肢体语言。肢体动作完全是由个人内在的想法及情绪所主宰。所以要传达正面情绪,除了随时注意多给人鼓励、肯定外,尤其可多运用手势。  相似文献   
24.
书报之恋     
尹元明 《老友》2010,(10):65-65
我早年退休在家休养,且又不幸在2003年因心脏病引发脑梗塞,致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我自从患病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整天闷坐在家里或在近处走一走,这小小的空间使我这种性格外向、喜欢  相似文献   
25.
黄渊明 《职业》2009,(8):30-30
你曾听过有些资深面试官说自己能在三分钟时间内看懂一个人吗?其实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方面它需要丰富的阅历与对人性的极强敏感度,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某种技能与方法——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解读人性的密码,透过肢体语言这扇窗口我们可以迅速;隹确地了解、判断一个初次谋面的人。  相似文献   
26.
《阅读与作文》2010,(6):54-55
美国测谎能手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他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27.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人们重视的是有声的内容;在有声的语言研究中,人们则更侧重文字语言。事实上,语言由口头的、书面文字的和肢体的三大类组成,有时口头的成为主流,有时文字成为重要的载体,而有些场合,肢体语言最为有效。与其它语言表现形态一样,肢体语言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具有表达文化意义的独特性。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肢体语言所固有的约定俗成性,换句话说,无法理解肢体语言的民俗性,就不能全面而彻底地理解一个肢体语言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甚至误解其原意。本文就是通过对语言学界相对不受重视的肢体语言的描述和研究,探讨其所具有的民俗性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8.
《伴侣(A版)》2008,(4):51-51
正约会是谈情说爱的一种浪漫方式,爱情也常因约会而不断升温。不知渴望爱情的MM们初次与男生约会,是否会留意对方的表情及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29.
《现代交际》2004,(12):22-22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在公众场合能够以一种既迷人又端庄的形象示人。那么要做到这一点,究竟有 什么秘诀呢?美国最著名的CMB形象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总裁玛丽·斯普兰妮女士为我们提供了下面 这些非常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是否需要提出言语规范要求这一问题.一直以来说法纷纭.各执一端,交锋甚烈。有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话题的持续,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应提出言语规范的要求。其原因如下:首先,口语具有模糊性。口语的模糊性足以使交际双方意会彼此的语义,不需要准确的表达;其次,口语交际过程中常常伴随肢体语言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