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6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管理学   5677篇
劳动科学   194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265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2703篇
理论方法论   499篇
综合类   6476篇
社会学   627篇
统计学   1178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480篇
  2013年   1155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374篇
  2010年   1184篇
  2009年   1407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通过研究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同时分析现金流和公司治理结构在商誉泡沫金融风险防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商誉增加会扩大股价崩盘风险,尤其是对非国资企业更明显;不同现金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不一样,对商誉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调节效应也不一样,经营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起缓解作用,而投资性现金流则可能起放大作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其中董事会的有效监督对国资企业最为有效,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对非国资企业最为有效;适度规模的商誉能防控股价崩盘风险,不同行业的阈值各不相同,如房地产行业两个阈值较小,而信息技术行业两个阈值较大。  相似文献   
172.
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兴业态,直播电商已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如何更好地捕捉公众需求、认知用户行为、提升发展质量、推动行业升级成为直播电商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为基础框架,结合感知风险与路径依赖理论,建立直播电商用户使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对用户行为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感知风险、路径依赖与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加快推进直播电商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仅是公众感知社会风险的自我表达,也是公众风险应对行为的重要参照。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风险演化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规律:萌发期呈现出舆情风险突变规律式演化;扩散期呈现出舆情风险涟漪效应式演化;高涨期呈现出舆情风险共振规律式演化;消退期呈现出舆情风险耗散规律式演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演化的生成动因是固有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社会隐性风险与舆情风险相叠加、公众感知风险增加舆情变换风险、网络环境失衡加速舆情风险扩散、公共管理风险导致舆情风险反复。为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应强化舆情风险沟通理念与防控意识,完善舆情风险防控法律保障体系,构建舆情风险防控常态长效机制,提高舆情风险防控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4.
依告知同意原则构建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面临着过度收集、擅自披露与滥用等问题的严重挑战。公权保护路径存在监管力度、范围及效力的局限性,而传统侵权法上的损害观念架空了数据主体的私法救济权利。因此,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扩张侵权法上损害的含义。法律上可予赔偿的个人数据损害应延及两类新型损害:数据主体遭受次生损害的风险,以及社会分选歧视、数据监控、自动化决策等造成的人格利益减损。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为解决风险与人格利益减损所产生的经济量化与举证责任之困境,《个人信息保护法》应采用知识产权法中广泛适用的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5.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6.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合成生物学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和更容易获得,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以防控其潜在的伦理道德、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促进技术健康发展。通过观照欧美国家风险治理模式,建议预防风险与促进创新并重、伦理治理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监管提供有益经验、减少风险和控制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规范合成生物学研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77.
发展食品科技之本意乃提升食品的质与量,但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正逐渐抵消其积极影响.自甘风险原则能够有效分散无法被降低至零的风险,已逐渐渗透于实在法秩序中,似乎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可能性尝试,但也面临着健康损害之不可量化性,风险决策者与承受者之非对称性等问题.为实现自甘风险原则作为规制食品科技风险工具的法治化,需要破除侵权法与行政法间的部门法壁垒,以积极的风险观进行体系化整合.一方面应强调国家在场,构建立足于风险评估与价值权衡的过滤机制;另一方面则通过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将溢出风险分散至社会个体,以实现风险"内部化".  相似文献   
178.
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时期复合型风险中存在诸多积弊。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工程能力”的应急治理理念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面向。韧性概念的提出在丰富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建构“中国之治”乡村危机治理体系提供学理支持。依据“解构建构”的逻辑理路尝试提出“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这一学术命题。基于“协同”和“信任”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认为“多中心自组织协同”的网络结构形态强调党建引领下的“一核多元”;而“契约信任”是现代乡村公共秩序维系的前提,能够激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基于系统内部各要素联动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践应用,从多元主体的协同组织机制、政社互动的秩序维稳机制、长效常态资源冗余机制、社区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和动态调适持续学习机制等方面探究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旨在重塑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拓扑型治理共同体结构,接续推进乡村韧性建构与风险治理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9.
在考虑产品质量差异与需求不确定双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垂直Nash定价与库存联合博弈模型,研究当线上与线下双渠道销售特定异质产品时,供应链成员如何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最优分销策略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共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质量差异化低且需求不确定性低的产品类型,供应链成员的共赢分销策略是在线下渠道销售低质量产品并在线上渠道销售高质量产品;对于质量差异化低且需求不确定性高的产品类型,共赢分销策略是在线下销售高质量产品并在线上销售低质量产品;当制造商采用“做坏品”质量差异化策略时,产品类型和分销策略之间的最佳匹配依然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80.
从过渡利率体制、利率变化趋势、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损益影响等方面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化趋势;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使用特点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