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911篇
劳动科学   79篇
民族学   301篇
人才学   126篇
人口学   129篇
丛书文集   2601篇
理论方法论   584篇
综合类   4780篇
社会学   696篇
统计学   13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西阴文化发端于陕晋豫交界区。鼎盛时期控制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先秦中国的空间基础。西阴文化在其扩张过程中瓦解了固有的文化格局,造成了诸多族群的重组与融合。其以绚丽多姿的彩绘"花"纹为旗帜,开启了"华"夏族群浩荡洪流的先河。西阴文化晚期,传统的家庭模式趋于瓦解,社会的层级化已然显现,私有观念逐步形成,成为中国文明的滥觞。  相似文献   
972.
庆云地处两省、三市、五县交界处,国道205线、省道315线、246线穿境而过。庆云又是全国知名的商贸名城,人流活跃,物流密集,对公路建设有着很高的要求。公路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县大局,而且关系全市乃至全省形象。近几年来,我局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促进公路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局多次被庆云县委、  相似文献   
973.
和力 《中文信息》2005,(3):47-51
金口,古称“涂口”、“涂川”,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西部。自古就是巴蜀、浔阳(九江)、扬州一带商人往返的重要商埠,有“黄金口岸”、“小汉口”之称。然而随着长江水运的逐渐没落,金口的声名也渐日益沉。1997年元月,一代名舰“中山舰”从江夏金口打捞出水,当时数省争相打捞、海内外六百余新闻记者云集报道,曾经让金口在一夜之间轰动世界。而在随后的8年,因为中山舰究竞选址何地一直悬而未决,金口再度淡出人们关注的视野。直至去年9月初,武汉市最终决定将中山舰陈列地定于金口,这个屡被遗忘的文明古镇,才慢慢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晰和厚重起来。  相似文献   
974.
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风格。文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这是巴蜀式的“调笑风格”,经由区域文化的塑造,现代四川作家较多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因而表现出了与京派作家相近的幽默追求,但与之同时,他们又饱含了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并由此实行了对区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975.
正确对待中外文化是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强调了一方面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大胆地借鉴外国文明,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976.
中国官方的翻译培训机构开始于明朝的四夷馆。本为东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后,四夷馆被清朝接收,但是,“夷”字被拿掉,又以鸦片战争为分野,先后改名为四译馆和同文馆。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然而,持久的推力是国内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因为人民利益才是变革的永恒动力,才是制度文明的落点。  相似文献   
977.
蒙古高原属温带草原,其特定的地形、气候及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们只能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并在此生态基础上创造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适应方式。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证明,无论对环境还是对人,这都是一种两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978.
文明问题是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类社会时着意深入探讨的主题。他认为,文明不仅是人类实际生存的需要,也是爱欲的需要,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幸福而创造的;但文明往往成为人们痛苦不幸之源。其原因是,个体发展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有着矛盾对立;爱欲与文明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人的攻击性本能成为文明的最有力的障碍。文明通过不断地强化人的罪疚感来达到控制个人攻击性的目的。在对弗洛伊德文明观的理解方面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需要我们作出细致的辨析。  相似文献   
979.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生态文明问题日显重要,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科技和法律这两把利器,因为科技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手段上的支持;而法律则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80.
2006年5月是江汉大学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校纪委按照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切实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坚持做到“四个一”,积极开展了“六个一”活动,推动了党风、政风与校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