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4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日本学者新发现的96通书简,具体记述了欧阳修的交游、朋友间互赠礼物、宴请聚会、诗歌唱和等。其中最多的是疾病书写,欧阳修反复诉说自己的疾病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书简表现了中晚年欧阳修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记录了政事以外的日常生活细节,于琐、细、碎、小中见出伟大背后的凡俗。  相似文献   
82.
汤显祖与同时代的临川名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显祖与其同时代的诸多临川名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和联系。对他们的交往情况作了整理和考察,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性格,并从中展示出古代临川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83.
在近代诗歌史、诗歌理论史和经学史上,林昌彝都是一位重要人物。特别是他的《射鹰楼诗话》在保留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的诗篇方面更是意义重大。郭嵩焘更是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第一位驻英大使,同时在军事、政治方面也有诸多贡献。林昌彝与郭嵩焘之间有过两年的交往,学者对此有所忽略。虽然二人交往时间不长,但对各自的研究,还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4.
清代文学大家陈维崧卓荦立身品节的形成和卓越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一生所受宗风家学的泽溉和师友交游的助益紧密关联。而经由对陈维崧成长过程中家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因素的考察,能够获得一种有意味的启示,即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而且需要突破传统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单一视角和内向型研究模式,突出地域、家族与社会三者交叉一体的广阔视角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对古代文学进行角度立体多维、内外结合的综合型探讨。  相似文献   
85.
谭嗣同随父宦游甘肃的经历砥砺了他任侠豪迈的性格和坚韧不屈的意志,而对陇原大地充满深情的描摹.则成了他的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品,更是甘肃近代文学的重要创获.  相似文献   
86.
新出土的墓志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李白其人其诗者有二十余方,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墓志以印证传世石刻和史传文献,探讨李白的生平、交游、婚姻情况,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探究李白的影响,还可以从特定层面提供观察李白的材料和阐释其诗歌的方法。首先,可进一步探讨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行踪;其次,探讨李白与古文先驱者李华、韩绅卿、韩云卿的关系,进而考察李白的复古思想与古文运动的联系;再者,通过出土文献印证李白的诗文作品;最后,通过新出墓志对李白影响的记述,可深化对李白及唐代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黄公渚与周至元两位先贤以崂山为媒介而定交于1952年,至1962年周至元去世,两人在晚年交往颇为密切。周至元敬仰黄公渚"才兼三绝诗书画,辞具众长词赋歌"的艺术才华;黄公渚则对周至元的《崂山志》有"《华阳》《武功》二志之继步"的赞誉,并向出版社力荐。他们围绕崂山自然山水之美,在诗文、画艺两方面的十年交游,不仅极为典型地体现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与相互欣赏,也是山东文学和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88.
读研究生期间史树青也曾在北京私立汇文中学初一年级教过一段时间的国文课,著名学者李学勤就是史树青在汇文中学教初一年级的学生。李学勤在2008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也详实地描述了当年在汇文中学跟随史树青读书的情景:  相似文献   
89.
张彦远《右军书记》中对王羲之《郗司马帖》的释文历来受到人们认同,但从草法与文意判断,张氏释文中的"去"字应是"知"字之误。由纠正为"知"字的新释文判断,收信人与帖文提及的郗昙应该存在友情,但考察史料却发现,郗昙与周抚未曾同居一地,年龄又相差悬殊,关系不可能亲密,因而清代以前认为此札寄给益州周抚的观点不正确;同时,鲁一同考证公元307~365年为王羲之生卒年的说法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