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的犹太人。为了争取一线生机,68岁的犹太人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量对策。最后他们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向  相似文献   
62.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根据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有关人际意义的理论,从语气、人称、情态等三个方面分析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时的演讲”的广播演讲部分,探讨这篇政治演讲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帮助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63.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短短地存在了14年后被右翼纳粹党建立的军国主义独裁统治所取代。正是在魏玛宪法所设计的政治体制下,合法地诞生了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本文通过对魏玛共和国兴衰的阐述,得出德国封建制与魏玛共和国灭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4.
霍夫曼的1941年斯大林有侵德之谋说,所据二三手资料而已,且忽视但书、交底和真谛.以相关历史档案资料互证,可知霍夫曼说竞与当年纳粹外交语言吻合,而与希特勒战争决策和密令相左.斯大林说的"转入进攻"实含两重性基本国策与战略的防御性和战役战术的进攻性.  相似文献   
65.
李涵 《中外书摘》2014,(9):27-29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的避弹室开枪自杀,自杀前一天,他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选择了海军司令卡尔·邓尼茨为继承人,任命其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抛弃了戈林和希姆莱等亲信而选择邓尼茨?  相似文献   
66.
二战的战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秘密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中有歌手、插画家、音效师。他们用自己的演技和创造力一次次让德军受到“惊吓”,他们最有效的武器是艺术,他们的工作是——愚弄希特勒。  相似文献   
67.
大仙 《领导文萃》2012,(14):47-49
最近研究二战东线战役,想起阿道夫·希特勒的一句名言——我一出手,世界将为之屏息!就东线战役而言,希特勒对苏联红军的战略打击顺序没有错误——第一乌克兰,第二列宁格勒,第三才轮到莫斯科。他错在被中央集团军群陆军元帅冯·博克忽悠,在寒冬之际贸然攻打莫斯科。如果在1942年春季转暖再进行莫斯科会战,胜算极大。乌克兰的谷仓、顿涅茨的煤炭和铁矿、外高加索巴库地区的  相似文献   
68.
《社科纵横》2015,(5):116-119
德国一战后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经过英美的扶植和纵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再次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和苏联的贸易突破了经济封锁,使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又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为德国发动战争埋下了隐患;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巨大冲击,使纳粹登上了历史舞台。希特勒在错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采取种种措施,为备战发展经济,最终使国民经济完全转上了军事化道路,为再次发动世界大战作好了经济的准备。  相似文献   
69.
在二战时期,希特勒与苏两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出现了战争,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希特勒对苏政治的一个侵,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政治的侵犯就是领土的侵犯,就是对一个民族的侮辱。本文将会主要针对希特勒对苏联的种族主义为主要论点,进一步的探索希特勒如何在段时间内推动一个政策变动,也是进一步的阐述纳粹德国如何快速在这场战争中实现军备重整。  相似文献   
70.
奥地利问题是三十年代意德关系的晴雨表。三十年代早期,意大利的对德政策应该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格调上,但1934年陶尔斐斯事件后,意德关系降到了“最低点”。埃塞俄比亚战争后,意大利事实上放弃了奥地利,意德结成“罗马—柏林轴心”。但尽管有此轴心,三十年代后期的意德关系,仍然因为墨索里尼对奥地利问题极不情愿的无可奈何,及其他诸多相关因素而阴晴不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