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5月1日,是芦山县人社局在帐篷内恢复正常工作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有六名务工人员来到劳动监察大队帐篷办公点投诉。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详细了解他们的相关情况和诉求。  相似文献   
12.
帐篷是藏北草原上牧民们主要的住家形式,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砖石瓦房开始取代帐篷,帐篷文化也岌岌可危,最重要的是何为"帐篷文化"仍鲜为人知。本文针对"何为帐篷文化"和帐篷文化的保护措施提出相关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邪恶洞窟的危机清晨,萝格营地帐篷里的七位英雄被阿卡拉尖锐的嗓子吵醒——“都给我起来!雇你们不是来白吃白住的,今儿星期一啦,该到邪恶洞窟收保护费啦!”亚马逊懒洋洋地答道:“派个代表去行不?”阿卡拉曰:“只要收上来钱就行。”亚马逊道:“那就表决吧。”众人连手带脚都算过后,队长圣骑士担起了重任。“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长得帅也是错吗?”队长草草吃过早餐,在郁闷中踏上征途。  相似文献   
14.
胡晓明 《社区》2014,(23):35-35
在美国自驾游,有三种住宿方式:房车,帐篷,旅店。房车的问题是不够灵活,有些道路去不了,所以我们看见有的房车后面还挂着小车,叠床架屋,其实并不见得潇洒。帐篷如果不下雨,那是绝佳,又方便又省钱。然而我们住过童子军的帐篷,雨后的露营睡起来周身痛,绝对是受罪。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26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错那县普降大雪,持续30多个小时,总降雪量106.6毫米,积雪厚度66.6厘米,局部地方积雪1.5米以上,为该县近48年来最大的一次。这场罕见的大雪,造成全县9乡1镇1处、21个行政村、4116户13123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4人,重伤2人,轻伤12人,被困群众558人;死亡牲畜4278头(只);损坏变压器6台、电杆339根、输电线路27.2公里。此外,交通、通讯、学校等的基础设施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10?26"大雪灾发生后的半个月,我们踏着未融的积雪,走进了错那,走进了这个一度被暴雪封锁的"生命禁区"。我们欣喜地看到,错那县那依然被白茫茫冰雪覆盖的大地,在经历了生死洗礼后,正重新焕发出顽强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铁军始终会走的,那时,已经习惯了少年军校生活的孩子们能去哪里?2008年5月26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十四天,叶挺独立团二团司令部协理员徐彬,还在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汶川县漩口镇驻守。余震不断,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著名作家阿来,正在“重述神话”。作为世界首个跨国出版项目“重述神话”的写作计划之一,阿来用当代话语讲述游牧者的伟大君王——岭·格萨尔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的一天,汶川大地震灾后,北川县的废墟上,赫然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军医。一个帐篷一个帐篷走过,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细查,一项工作一项工作评估之后,没戴口罩,没有躲闪,在惊诧的目光中,面对记者,这位在抗震救灾现场出现过的级别最高的医学专家,坦然将“灾区不是疫区”  相似文献   
19.
水月 《中国民族》2014,(8):70-71
蒙古大营,是一种文化以餐饮的方式诠释蒙古族博大的文明,让人充满无尽的遐想与期待。蒙古大营,是一种穿越从草原戈壁到现代都市,从游牧大漠到世界舞台,草原文明今朝撼动全球。蒙古大营,不仅仅是一个餐饮品牌,更是一个光茉的草原文化传承者,小中见大,举重若轻,诠释和弘扬着灿烂而辉煌的蒙古文化。炒米、奶茶、嫩香羊肉,琴声、歌声、声声悦耳,品蒙古大餐、游天堂草原,听马头琴声、饮醇香奶酒、赏醉人牧歌……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亲朋好友们团圆欢聚的好地方,带你体验马背民族的传奇生活。  相似文献   
20.
4月22日上午8时30分,芦山县救助站门口,20多名小伙子正在忙着搬帐篷。上百顶帐篷在众人合力下,很快装满了一车。车辆驶出救助站,精疲力竭的郭俊实在顶不住了,躺倒在路旁的绿地上。自从20日夜晚抵达芦山县城,郭俊和另外22个同伴就一直在奔忙。因为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水磨镇,他们称自己的行动是"有借有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