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清代中叶黎简、宋湘齐名岭南诗坛。二人之生活履历、态度、价值观多有差异,其山水诗之题材、意蕴、风格亦极不相同。但是黎、宋创作皆反对拟古,勇于创新,从而自成一家,并共同构成了清中叶岭南山水诗的主要风貌。在清代岭南诗史上,黎、本上承清初岭南三大家,下启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元顺帝第三任皇后奇氏作威作福,与宫中大阉朴不花在宫廷气焰熏灼。对权力的崇拜使她力挺哈麻陷害贤相脱脱,支持太子与权臣孛罗帖木儿挑起军事斗争,密谋迫使顺帝禅位,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元末政局的动荡。袁凯在这期间创作了一些诗歌,记录或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9,(4):10-11
阿多奇有时候会把衣服反过来穿:这时候别人就看不见阿多奇了。原来,这是阿多奇的隐身法。  相似文献   
4.
1985-1997年调查了呼盟农区自然条件下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侵染寄主,共发现感病寄生植物127种,分届于25科,89属,其中菊科30种,十字花科11种,豆科14种,葫芦科10种,茄科10种。感病奇主中有农作物13种(占10.2%),牧草4种(占3.1%),盆栽果树2种(占1.6%),野生植物及农田杂草45种(占35.4%)。调查的感病寄生中有14种为国内未报道的新寄主。分析了发病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菌核病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之所以立志献身地理科学的原因,除了明末政治局势的动荡和碾压驱使徐霞客远离政治漩涡和徐霞客不喜"帖括之学"而爱好博览古今史籍、舆地方志的知识结构之外,还与徐霞客的家学渊源有着深刻的关系:诸如江阴徐氏先世的连续四代科场悲剧,其父徐有勉热爱旅游、鄙视冠盖显达的思想,特别是其母王儒人那种嘉许徐霞客向往"问奇于名山大川"而不以科举仕途为前途的胸怀,这一切终于使徐霞客放弃了对科举功名的追逐,而选择了立志献身地理科学考察为归宿,最终成为一代举世闻名的大地理学家,并被后人尊为"游圣"。  相似文献   
6.
侠者的影响、儒学的教育、道家的熏陶使司马迁侠 (分言为义、奇 )的人格特征早在其少年时代就已基本形成 ;青年时代的壮游之举不仅使司马迁坚信了自己的信仰 ,也磨练了意志 ,宏阔了胸襟 ,陶冶了情操 ;中年时的入狱和受刑 ,使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更加透彻 ,友情观与荣辱观最终形成 ;晚年著成的《史记》则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人格。《史记》是一座高耸云天的人格美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7.
办好文摘报 (版 ) ,需把握以广取材、以精取胜、以新取强、以“热”取感、以奇取兴、以雅取赏六方面要素  相似文献   
8.
"奇"是清代实学代表人物王源评点《左传》的关键词,在内容、形式评点中皆有体现。借助《左传》具体文本的评点,通过同类相联、正反对举的反复申述,王源将"奇"之内涵赋予"变""活""正"等多重意义,将传统的奇文观念"美文化",以奇诡、辞达、自然为奇文,使"奇"具备了多重文学批评的功能。身处易代,酷爱兵法,好奇人奇事奇文,一生坎壈,皆为王源尚奇批评生成之根源。对明清八股时文取士的不屑,对清初文坛亦步亦趋效法唐宋八大家的不满,使其《左传》奇文评点具备了不同时俗的意义,浸润了明确的针砭时弊与经世致用的色彩。王源《左传》评点之重"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论的典型性特征。对此进行考察,可望为揭橥评点的阐释范式、话语体系等提供可行性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9.
六朝志怪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既延续了史书的叙事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志怪小说内容虚实混同,其"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为虚的"虚构",二是有意的虚构。志怪小说的"虚构"与后世小说的区别在于其更多情况下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虚构",非有意为小说"是其基本特征。但即便如此,作者参与故事、干预故事甚至是杜撰故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文生事"的作品已经出现,这刺激了"文学虚构"的产生,加速了小说与史传的分离,体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另外,抛开小说家"实录"的叙述姿态,站在后人的角度审视六朝志怪小说,其中一些故事内容、结构手法、叙述视角几乎与后世小说无异。  相似文献   
10.
阐微索隐、尝奇析疑是文学人类学或民俗神话学的固有本领。文章以"蛇杖"为例,融合古今中外关于"蛇杖"的传说故事,刻画其"正面相",强调文学人类学学者在关注阐微索隐的同时,不要忽视文学人类学尝奇析疑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