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78篇 |
理论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383篇 |
社会学 | 13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汉语中两台价值两千元的电脑这类偏正结构是歧义结构,有价值分指和价值总指两种意义。存在歧义的原因不仅在于有两种可能的层次构造,同一层次下还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关系:主谓关系或并列关系,其中的并列关系是只存在于内嵌结构的有标记并列关系。该结构中成分的隐现、替换也是影响语义解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12.
413.
万文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85-86
从传统语法角度来看,"名词短语+of"逻辑结构是:前修饰语+中心语+后修饰语。而语料库研究认为of不是典型的介词,而且该结构的功能可有四个范畴。词块理论研究认为结构模式与意义存在相互联系,且遵循习语原则,结构中的词素与语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14.
张家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39-43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是”字并列问句在元刊杂剧时代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句尾语气词趋于减少的同时,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句中语气词,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又带有元杂剧自身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15.
许霄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0-7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型英汉学习词典的发行数目逐年增长,但多是单一强化词典释义功能。然而,一本好的英汉学习词典应从多角度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各类语义、语法、语用内容。本文以《麦克米伦动词短语多功能字典》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该词典多样化的释义手段、及在以词条为基础的微观结构上搭建起宏观语言结构等特点进行剖析,从而揭示中小型英汉学习词典编撰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416.
李晶洁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275-282
本文重点描述JD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方案、设计原则以及新的平行文本对齐方法。文章首先介绍该课题的立项目的与意义;继而讨论平行语料库建设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1)语料库的总体结构与数据特征,(2)语料的采集原则和加工,(3)新的对齐思想和技术方法,(4)平行语料库辅助工具的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417.
谭卫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探讨的纯名词短语专指那些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复合词或名词词组作前置定语 +名词中心词所构成的名词短语。有时这样的纯名词短语前面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高度凝炼 ,意义丰富 ,广为运用。本文将它们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分成十类作简单探讨 ,以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418.
419.
杨建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
计算机识别“有”与其他动词构成的述宾短语,仅利用语法信息词典提供的静态规则是难以采用规则方法来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有+V”述宾短语的组合,不但要受到静态规则的制约,而且也会被动态组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条件所管制.为提高计算机对“有+V”述宾短语的识别率,以CCL语料库为语料调查源,参照《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分析“有”跟一般动词构成述宾短语的动态条件.研究这些一般规则的突破条件,或许是提高大规模真实文本自动句法分析准确率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20.
方锡球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7
古典文学界把意象当作意境的构成元素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上,意境理论不能概括所有的中国诗歌,存在大量有"象"无"境"之作;在理论上,意境与意象在适用范围、内涵、性质、形象的审美特征上各自有别.这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在文化变迁中,意境取代了意象,从玄妙难解走向生命体验,显示着意境对意象的超越,这也同样证明它们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强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结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