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李永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64-166
海子创作后期致力于长诗写作,他把融合“中国行动”的“大诗”作为自己的诗歌理想。这一方面源于他试图以博大的精神追求来超越世俗生活,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渴望超越中庸儒雅的民族文学精神和文学气质。但由于生命体验的缺乏及与现实之间的疏离,他的“大诗”理想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32.
先锋意味是刘照如小说的鲜明特点,他看重技术与形式,苦心经营叙述的各种可能性,不太在乎“写什么”,却殚精竭虑地思考“怎么写”。他不断地设置着文本的障眼法,将读者导入叙事的迷宫,在这里,人物、情节、时间地点都变得不重要,它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而被分裂成一连串的符号碎片,或者是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游离转换。其笔下经常出现的“失踪”与“追踪”、“幻象”与“幻灭”、“存在”与“虚妄”等悖论性情境,是其形式开掘的独到之处,由此传达出他内心的焦灼与迷惘,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式探索。 相似文献
33.
当前的文学批评缺乏思想资源和共同的目标、缺少献身事业的冲动和热忱,声势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这种“精神涣散”致使批评的操作日益“小圈子化”。要理解这一现象,视野就要超出从文学批评内部和批评家个人道德操守上寻找原因的思维定势。印刷术的传播,激发了人类对思想阐释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兴趣,也使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能力、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力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充满了自信。而文学批评的魅力和热情,就来源于对人类必将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自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肇始于启蒙的有关“远大前程”的乌托邦想象的逐渐幻灭和消费社会的崛起,文学也经历着由“重”而“轻”的变化,这使得一向借助于启蒙话语和大叙事理论的光源而熠熠生辉的文学批评必然无法摆脱萧条的命运。没有对时代困局的深刻体会和洞察,“精神涣散”和“小圈子化”倾向的讨论就会是一个永远难以谈清说透的伪问题。 相似文献
34.
周欣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4):71-72
我们常常说,鲁迅先生是斗士型作家,由此认为他的文字和感情都"生、冷、硬"。其实不然,鲁迅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母爱方面的童年创伤,他的小说、散文和杂文中,仍存有很多"柔软"的东西,特别是《故乡》和《社戏》,显现出相当深厚的悲悯心。在《呐喊》小说集里,也有许多篇章是以故乡生活为题材,但大部分篇章中,故乡是灰暗的、萧瑟的、充满死气的,没有一丝朗照,独《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鲁迅把自己的乡愁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相似文献
3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9-141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和中国剧作家曹禺的《雷雨》讲述了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女主人公相似的觉醒历程和相同的结局。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父权文化对两名女性是同样的残忍。因此,现代社会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宽容,使女性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实现两性平等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6.
毛荷花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83-85
梁宗岱的诗歌作品虽不多,但“能以质取胜,抵抗得住时间尘埃的侵蚀,保持其青春的鲜艳与活力。”他的《晚祷》时期(1919年-1924年)诗作具有深沉的哲思意味,诗意伤感忧郁,反映了爱的幻灭;《芦笛风》时期(1931年-1944年)作品为寻找最适合自己个性的表达方式而在形式和音律上有所突破,不失为情真意切之佳作,体现了爱的回归。 相似文献
37.
赵文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45-51
詹姆斯·乔伊斯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主题内涵和创作风格方面有着诸多相似性,《死者》与《陌生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作。这两个短篇书写了主人公对爱情、婚姻、人生以及自我话语权威的多重幻灭,通过描绘其从幻想到幻灭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其精神上的死亡和孤独感,暗示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和异化状态,折射出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历史语境。在其小说创作中,两位作家均借助多元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如顿悟或启示、自由式话语以及象征手法等,巧妙地呈现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表现出作品普遍的幻灭主题,从而使小说的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也使我们从中领会到了这两位现代文学核心人物深厚的创作功力。 相似文献
38.
《幻灭》是巴尔扎克自己看重的“风俗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吕西安是19世纪初漂流到巴黎奋斗拼杀的外省青年,巴尔扎克想借助他“理想——成功——幻灭——不甘心”的人生经历,为当时社会画像,同时为吕西安式的“巴漂族”青年提个醒,主人公的幻灭之路至今仍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美国梦"的幻灭及其语言学阐释--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2):44-47
文章运用G.利奇等现代语言学家提供的理论框架,对小说中表现梦想幻灭的偏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及盖茨比悲剧的根源,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黑暗和空虚的现实. 相似文献
40.
李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117-120
<告诉我要杀谁>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杰作之一.作品中人物的流亡以对第一世界大都市的幻灭而告终,流亡者从中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通过呈现流亡者的困境--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作品揭示了前殖民地人民对原宗主国的模仿心态,反映了前殖民地国家独立后本土的文化和精神贫瘠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对原宗主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