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2篇 |
免费 | 32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6篇 |
劳动科学 | 27篇 |
民族学 | 65篇 |
人才学 | 343篇 |
人口学 | 36篇 |
丛书文集 | 633篇 |
理论方法论 | 161篇 |
综合类 | 1782篇 |
社会学 | 643篇 |
统计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229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309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完全道德行为体。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同人工智能的工程基础彼此兼容,已经塑造了多种人工道德行为体模式,人工智能似乎有望在未来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然而,运用儒家哲学视角反思人工智能的道德设计可以发现,儒家所强调的直接呈现道德意义的“心体”和作为道德根据的“性体”与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工程基础发生冲突,使其陷入了“道德封限”“道德他律”“道德表演”等困境,将否决人工智能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的可能。综合考量之下,基于生物基础的人工道德设计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在通向完全道德行为体的道路上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32.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心育能力显得日益重要。针对目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发现的一些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缺失状态,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视野中教师的心育能力,以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3.
宋明理学家的生命历程往往伴随着以工夫验本体的体验过程,朱子的“中和之悟”就含有自身修养工夫对本体、心性理论的修正。在朱子的工夫论中,强调“心是做工夫处”,要在心上实现“心与理一”。当朱子学被官学化、权威化后,元明朱子学者依照朱子所讲做切己工夫,以期达到“心与理一”,这一时期的朱子学具有“工夫论化”的特征。但并非所有学者都能像薛瑄、吴与弼那样用客观的理检验主观的心,陈白沙、王阳明都在做工夫时感受到心与理难以合一,最终放弃以客观的理作为标准,而转回主观的心。正是由于朱子学对于阳明来说首先是工夫问题,才促成了阳明学对朱子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34.
<傅山全书>中"(麦连)(麦善)"二字最早见于隋唐以后<广韵><集韵>诸书,其义皆称为大麦,或大麦新熟所作饼餌.作为准确的名称来说,应为(麦善)(麦连),傅山逆称为(麦连)(麦善)者,或许别有原因."嗢陀南"一词是佛经中的一句术语.丁仲祜氏<佛学大辞典>载:"嗢柁南"之称"嗢柁那",译曰"集施",为传法心印的意思. 相似文献
35.
朱熹理学的"体"兼具主、客体属性,既指被认识的"天体"和"心体",也指作为认识活动知觉主体的"心体",还包括这种认识活动据以呈现自我的"身体"。天体与心体是同构的,主体在完成外向"格物"后,"体认"工夫就转入"身体"内部,通过"持敬"而实现。朱熹理学的价值取向是在"身体"中/上完成的。朱熹"体用"思维也是比附"身体"而产生的认识论。因此,朱熹理学是一种诉诸身体的心性哲学。 相似文献
36.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而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人们要真正表现美、欣赏美,不仅需要进行各种文学艺术活动,还要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之仁心来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养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37.
在强调家庭价值的儒家文化圈,为何多子多福的价值不再见容于现代生活?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固然与生育率下降有着相关性,但也需要注意现代化进程对于传统婚育观念和个人生命意义所带来的持续冲击和改变——现代性导致个体从具有凝聚性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共同信仰中逐渐抽离出来,个人与原有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之间脱嵌。本文在检讨现代性对婚育制度带来各种挑战的基础上,确认在当今时代婚育制度仍然是活着的社会制度,人口问题与人类婚育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功能密切相关。鉴于现代国家透过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在调节生育率方面收效甚微,本文提出重拾“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价值符号,探讨中国固有的家庭主义伦理价值制衡现代“个体权利”过度扩张之可能,并关注现代社会婚育形式的变通和策略性转变,寻求走出集体性生育困境之途,让中国的生育率逐步回升到更替水平,以使中华民族人口得以正常延续。 相似文献
38.
以国家教育政策精神为指导和依据,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点,构建五育并举背景下符合专业认证OBE理念的劳育培养模式,通过劳动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教育并引导学生成为有大智慧、大本领、大爱大德、大情怀、大格局之人,培养学识丰富、善于实践、敢于担当、身体健康、心理阳光、能够承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质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9.
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转变的实质是"理本论"向"心本论"过渡,陆王心学向王艮"尊身论"转变的实质是"心本论"向"身本论"过渡.王艮主张以"身"为本,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身"可以合而为一.符合人欲的活动内含着天然自有之理,体现着天然自有之理的作用.这样,只要是人的天性所固有.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一推论无疑为"性理"问题的进一步阐释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为泰州学派日后思想启蒙的进一步深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0.
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实践中趋于边缘化,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与冲击,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性、系统性的缺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未优化,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难以彰显,评价机制不健全,明确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对此,可通过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加强职业道德;整合资源、充实队伍、形成合力;了解动态、注重反馈、优化内容;利用机会、实践体验、环境熏陶;构建机制、完善保障、健康发展等策略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培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