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69篇
管理学   176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43篇
丛书文集   1814篇
理论方法论   284篇
综合类   3764篇
社会学   37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巴拿马城是巴拿马的首都,濒临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谷,是一座临海靠山、风景如画的海口城市。登上城西的安康山放眼望去,近处古香古色的教堂、城堡与式样新颖的现代建筑交错相间,绿树掩映,花草簇拥,条条街道笔直宽阔,整个城市显得整整齐齐,壮丽典雅。远处巴拿马运河上的大小船只,进进出出,机声隆隆、汽笛清脆;辽阔的巴拿马湾波光鳞鳞,无边无际,犹如一幅自然画卷展现在眼前。每当夜幕降临,港口上的那些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依次而  相似文献   
162.
张浩淼 《理论界》2013,(7):68-70
德国社会救助改革既是福利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劳动力市场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政治话语"和"国家间学习"的视角对改革进行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德国社会救助改革是政治话语从强调国家到强调市场转变的结果之一,此外,英国的"从福利到工作"政策对德国此次改革内容的指导原则与措施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当今世界,新闻已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的高频率、需求的日常化、覆盖的全方位、表述的多样性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流动形式,新闻话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修辞学家的关注.本文试对新闻话语的修辞策略以及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层面上的价值认同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的写作群体、写作方式不断涌现,使固有的理论批评体系遭到撞击、被撕裂,从而导致理论批评不时出现失语现象。随着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非主流文学在阅读与消费环节中的影响日益增强,这就使得上述问题转化成了新的矛盾——互相不能包容的阅读隔膜。十多年来,网络上产生了海量的小说文本,逐渐形成了二十多种类型;本文兼顾时间跨度和创作类型,遴选了十年中不同类型的十部佳作,并针对它们区别于纸质媒体的艺术审美和创作特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5.
以世界银行为线索厘清参与理念的主要内容,以及实践现状,认为目前学术界和发展实践者已经就参与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达成共识,而实践中的参与则以灵活化、基于发展项目、适应于多种场景为特点,而且实施的效果与参与理念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面对理念和实践的差距,一方面参与发展的倡导者内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参与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参与发展被作为发展话语的典型,受到了强烈的批判和质疑.最后总结了参与发展理念和实践发展历程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6.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想必熟读《诗经》的人,都知道这段话源自《大雅·民劳》篇。相传此诗出自西周大臣召伯虎之手,意在借痛陈民生困苦,来规劝周厉王体恤民意。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建构与再造,原本只表示相对安宁之意的"小康"概念,被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内涵。几千载岁月积淀与先贤凝练,它逐渐融入中国文明进程之内,化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愿景,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关键目标,上升为现代中国的重要符号与国家话语。  相似文献   
167.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索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渊源,并论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最后论文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意义,作者认为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界日益成为一个学术焦点,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能使公众认清话语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的真实面貌,同时在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公众对大众语篇的敏感性,培养公众的话语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68.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关于中国的话语无所不在。但是,国外的"中国话语"经常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本文以"中国崛起"话语为例,以选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学界、媒体的文本为分析对象,对国外的"中国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国外关于"中国崛起"的话语与中国的"中国崛起"话语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出关于中国话语的一些共性问题。基于这些话语差异和共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改善国外"中国话语",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具体建议。论文也为整体提升国外的"中国话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9.
保罗·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话语风格成为经济学科的经典之作.本文对"宏观经济的诞生"一章进行语法隐喻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内容大多是对学科里已有经济规律进行重述,但重构的话语却以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等丰富的语法隐喻手段,辩证地展示该学科变迁的完整叙事框架,逻辑完整说服有力,更创造了经济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接受美学是一种强调读者地位与作用的美学理论,在解读与赏析文本中可以拓宽研究的视角,更深层面地挖掘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接受美学视域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李尔王》的叙事话语与文化内涵进行阐释,从作品情节、人物命运、叙事语言、叙事风格、意象、宗教色彩等方面力求突破文本限制与障碍,以期让独具魅力的经典作品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