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05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2114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91.
指出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该学派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索绪尔和其他语言学派,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其理论本身存在着很多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仍是有进步意义的,改变了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在语言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有人说中国文化中不存在关于个体论思想,也就是说,对个体的感性生命、个性情感不关注。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杨朱与庄子都关注个体生命,而且在关注个体生命的同时产生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93.
从《庄子》全书的总体内容看,"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思想不是庄子的思想,它应该是夹杂在《庄子》一书中的其它思想流派的东西——是儒家的甚至法家的南面术,与庄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思想应该是"无为不治"。建立在"无为不治"的思想基础上,庄子对仁义,即通常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相似文献   
994.
林希逸的诗学观念介于江西与江湖之间,这种特色来源于学派传承,也与林希逸个人的思想气质和学术理论相关.艾轩学术兼容并包的折衷思想以及对《离骚》的钟爱,成为林希逸诗学思想的背景渊源.林希逸重视诗歌的比兴寄托,反对剽窃模拟,主张以正驭奇.同时,将儒家的因静观物和禅家的参禅悟理化入诗学理论之中,既重视创作前作家的心理状态,也注意到参悟句法的重要性,体现出强烈的整合儒禅的折衷倾向.  相似文献   
995.
现代性不是完满性,它当然可以批判。但现代性批判并不天然正确,它有其无法逃匿的限度。鉴此,本文将质疑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工业文明中的生产、消费和所谓文化工业的一些批判,认为这些流传久远、几被视为楷模的现代性批判在逻辑完备性与现实合理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欠缺。卢卡奇所谓"可计算性和合理化原则"的生产卢卡奇对现代工业生产批判激烈,但他剑锋所指,却伤害了科技进步条件下所必然要求的劳动组织原则,比  相似文献   
996.
哲人石里克是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幸福观和悲伤观的阐释上有独到的见解,并揭示了人类文化哲学的深层含义。这两大观点也是石里克哲学思想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石里克的幸福观和悲伤观,对我们进一步理解他的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养生主》属《庄子》内篇,其中有个众所周知且又脍炙人口的故事,叫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  相似文献   
998.
庄子塑造的大鹏形象因其语言的奇特诡异和行文的汪洋恣肆,给后人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历代解庄者站在时代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对之进行了阐释。文人们则借物抒怀,从自己的个性和遭遇出发对大鹏形象进行了再创造,对其美学意义和人格意义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999.
孙雪霞 《阴山学刊》2008,21(4):52-55
《诗经》是先民的歌唱,其本真的天性原与庄子崇尚自然相契合。庄子时代,儒家学派重视《诗经》,但赋予其过多社会、政治的功用,《诗经》的原生态一定程度遭受破坏。《诗经》在《庄子》中出现频率不高,是庄子独创精神的具体反映。庄子抨击《诗经》,实际上是抨击儒家解诗传统;庄子反恩《诗经》,实际上是反思如何在喧嚣的尘世间保存本真的天性。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从翻译的目的与作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了赵元任先生的翻译观,认为其翻译思想属于语言学派,既带有明显的现代语言学的特征,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