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452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2056篇
理论方法论   425篇
综合类   3382篇
社会学   327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一大片山坡地,放学之后我仍然喜欢在山坡上逗留,处身在那些和善与静默的植物之间,幼小的心似乎可以完全放松下来了。我做一些很无聊很无意义的事,但是自己却觉得非常欢喜,尤其喜欢的事就是和含羞草之间的交谈。那真是每次都让我兴奋的经验!每当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棵含羞草的时候,六七岁  相似文献   
132.
论土地权利发展的三大轨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权利制度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科学健全的土地权利制度应当从国情出发,遵循土地权利发展的一般规律,满足土地利用的现实需要.从人类土地权利形态的发展历史脉络来看,土地权利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轨迹,即土地权利由绝对走向相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走向动态.我国现行土地权利制度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平面权利和静态权利,未能充分体现土地利用的立体权利和动态权利.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建设的重心应当是立体土地权利和动态土地权利的制度建设,即在空间权制度和土地发展权制度两个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33.
罗卜藏丹津事件是青海历史上"社会"与"国家"之间权利博弈的典型,《善后事宜》的实施,不仅导致了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模式从"弱控制—利用"转化为"强控制—渗透"关系,也为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强国家—弱社会关系模式建立,及整个青海社会的国家化、封建化、儒法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文章认为言论自由是指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发表思想意见和观点的自由以及通过上述形式从别人那里获得思想及信息的自由,它应包括任意发表言论的自由、接受他人言论的自由以及保持沉默的自由这几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5.
应得是正义理论、特别是分配正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应得基础的论证则是其研究重心和难点.能力、努力和贡献等被作为常识性的应得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有证成的难度,而且面临一些正义理论家的深刻批判.尽管如此,对应得基础的讨论和对相关批判的反思,却是推进应得理论研究、探索分配正义原则的重要前提,因而应该把这种讨论和反思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6.
从普通知识学的叙议角度看,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义项结构与意义域为文化生活参与权、文化成果拥有权、文化方式选择权和文化利益分配权的义项分置脉络.其中形而上的文化权利的意义存量来源于三个最基本的现实生存向度:一是普适价值的人权意义嵌入,二是政治文明准入条件允诺,三是民族文化传统延展定式;形而下的文化利益则应从三个维度思考其个体文化利益结构:一是国家财富总量及其文化福利支出比例,二是区域财富均量及其文化利益落差,三是个体财富支配量及其拥有的现实分配条件(包括竞争性利益获取与非竞争性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137.
新中国形成了政法治理的传统。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法模式下的救济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理想化的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之时,政法救济机制有效弥补了权利救济的漏洞,并且是一个可供依赖的过渡路径。政法救济机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权威为公力救济提供权力支撑、政法治理矫正程序主义的救济弊端、政法综治优化救济机制结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对它的改造和完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应当提高信访、泛行政调解、首长公开电话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济方式的制度化水平;同时从转变执法方式和坚守程序正义底线两个方面强化政法治理的权利伦理品位。  相似文献   
138.
曾宪义发表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上的《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一文,让人读后耳目一新。该文较好地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提出了为保障民族权利,加强宪政建设的主要途径。综合考虑,该文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观点值得关注:(一)在界定民族权利的基本内容中,除了肯定民族生存权利、民族自治权利、民族公民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外,还特别强调了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权,特别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9.
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作者认为 ,为了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民族权利 ,必须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 ,处理好民族自治权与民族其他权利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秩序稳定与自由权利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权利制度与具体法律保障制度的关系 ,加快民族权利法治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0.
"一战"以前的国际法与"少数人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人”是非常古老的社会现象 ,而“少数人问题”却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并逐渐成为现代国际法十分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表明 ,“少数人权利”不仅是国际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少数人权利”本身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又从一个方面促进了整个国际法的完善和进步 ,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国际法体系。尽管目前国际法中有关少数民族和“少数人权利”的内容大部分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但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早期 ,许多内容又是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 ,回顾和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法中“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历程 ,重新审视国际社会逐渐发现、承认并尊重“少数人权利”的历史过程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