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7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7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表现为教学目的、素质要求、评价指标、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人才结果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应试教育有客观的社会根源,主要有历史传统的影响、社会利益机制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72.
从国情原因、社会价值导向原因、体制的原因和教育自身原因等几方面分析了应试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指出目前应试教育存在的现实性、无奈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取消应试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重视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  相似文献   
373.
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将孔子的“学”与“思”的思想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孔子强调的“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与继承,而“思”侧重于知识的创新、发展与批判,在教育过程中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当前,充分认识孔子的“学”与“思”的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74.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素质教育实践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事实充分说明了教学改革在增强学生适应力和竞争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75.
前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这个术语由英语中的"Jobburnout"翻译而来,有时也译为"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人们因不能适应长期的工作压力、紧张情绪、人际关系压力等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衰竭症状和身心疲倦状态。  相似文献   
376.
张军 《理论界》2005,(6):100-101
我国教育虽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新了学校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质量。但是,我国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对滞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依托、资源互动。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难以抵挡家庭、社会一天的消极影响。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家庭教育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  相似文献   
377.
为了彻底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努力探索新型的医学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CAI),同时注重教学设计,穿插问题教学模式,精讲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连续3年的医学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适合素质教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8.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远坤 《学术交流》2001,(5):139-14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类型的范畴;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应试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素质教育与考试并不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379.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根本不同。素质教育的实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却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出现了问题。阻碍素质教育推行的是社会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双重制约,一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二是社会人才使用观的影响。形成这种理念制约的原因有历史原因以及教育评价体制等五个方面。最后认为只有全社会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构建全新的理念,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80.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必须从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构架、教师素质、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入手,构架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