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473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996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01.
<渡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是本雅明勾勒其视阈中文人形象的最好文本之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将本雅明式文人的基本质素归结如下:文人从"波希米亚人"与"游荡者"处获取身份认同,通过大众这一粘合剂,他们徘徊在自律性与社会性之间,漫步是文人在"纯粹精神"支撑下的最后的美学姿态.  相似文献   
102.
103.
《神乌傅》于近年出土,赋作者旨在借神乌故事传达弃利避害、全身而存的人生教训与处世哲学。赋文多处征引与化用儒家经典,表现了明显的文人创作特征,因而是一篇文人故事赋,将其定性为民间俗赋或民间故事赋都是不妥的。《神乌傅》显示了说部的特征,作为一个珍贵实例,补充并明晰了古代文学中禽鸟寓言故事赋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4.
沉香魅惑     
《东西南北》2013,(17):F0002-F0002
沉香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最早是以药材形式出现,史料址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发展到唐宋时期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都会焚一炉香,香气可以让居室的空气净化,能够安定心神,产生喜悦的情绪。如今人们出门前可能会喷一些香水,那么古代人们则会配香囊。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称为“沉香饮”,有多种配疗,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105.
清代的广州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娼妓业的发展。其中以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花船”为代表,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光顾,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成为反映岭南社会风情的重要载体,对当时的民情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文人的出现,促进了青楼文学艺术的发展,使清代广州的娼妓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证明,清代中期以后的广州花船,已经逐渐带有功利化色彩,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青楼文化格局,成为展示社会风俗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06.
宋荦虽非科举正途任官,但他凭着自己的恭谨任事和三迎圣驾的有利时机,君臣唱和,人所艳羡。同时他利用自己作为地方大员和文坛领袖的双重优势,主持各种文事活动,借机笼络江南文人,让他们自觉成为盛世元音的吟唱者;另外,他通过编订御集,宣示皇权的存在,进一步强化统治者所提倡的诗教功能。所有这些活动,对康熙后期乃至雍正、乾隆文坛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绘画史,尤其是文人绘画史的写作,存在着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记史者、读史者相互合作,有意将画史史实伪添修改、将一系列画史人物、画史事件营造成并不完全符合史实的观念符号、以满足特定的绘画美学观、批评观的表达。这种画史符号化写作的倾向,是中国不完全理性文化在画史研究中必然形成的一个"潜规则"。正是它的存在,使得中国画史在独立美学、批评学缺失的情况下,完成了史、论、评一体化的建构,但同时它也大大销蚀了绘画史的客观性。建立现代意义的、科学的传统绘画史学,就要解构这些观念符号,努力还原画史真实,剥离传统画史、绘画美学和绘画批评的学科界限。  相似文献   
108.
唐宋之际的时代剧变,使此期文人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或悲世,或混世,或避世,不一而足。文人所扮演的儒者形象也因此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服务于割据政权的幕僚文士、苟安于乱世的混世文人、不受传统束缚的风流才子等具有明显时代特点的新角色。这些变化是此期文学面貌的形成基础,也构成了唐宋文学转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9.
在努力寻找儒学与现实政治相生相容的历史进程中,深为朝气蓬勃的汉家气象所吸引的汉代博士文人在发扬儒家的思想文化优势的同时,积极地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担负起一个时代的历史责任,讴歌汉代君主所取得的非常之功.即便是帝王的游幸、放猎,也成为博士文人讴歌赞美的主题,而古诗之义的讽已经淹没,我们看到的只是颂美褒德.汉廷之中,洋洋乎不绝于耳的颂声,彰显了博士文人的诗心与文心,汉代文学正是在主体人文精神的时代讴歌中完成了自身的文学定位.  相似文献   
110.
辽青 《社区》2010,(8):8-9
现代人把写诗文作书画的酬劳都叫做稿费,古人则称之为“润笔”。稿费也好,润笔也罢,不同阶层的文人,差距堪称悬殊,有一字一两块钱的,也有一字两千块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