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刘维近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绝望游戏》以及中篇小说《天堂无窑》《我岳父就这样老了》《送雪回家》《有人落水》等作品,充分反映了作家对文本形式的用心,以及他传达当代体验、铺陈时代图景的创作野心。  相似文献   
42.
以语言之刃刻写世道人心——吴刘维中篇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刘维的小说关注底层,体恤民瘼,善于以幽默冷静的描摹,表现人性在欲望世界中的沉沦与救赎,表达对现实社会毫不妥协的批判;小说以超常规的叙事视角,突破传统的叙事困境,体现出深刻的隐喻性特征;通过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3.
陈超文 《云梦学刊》2007,28(6):106-109
韩少功在他的小说中创作出了一系列丰富而又独特的残障人物,通过具体考察他的生活遭际、学养渊源,从现实性、历史性以及世界性等三个因素来分析他对于残障人物的创作理念,即以启蒙的道义来关注底层的写作心态。这种理念和心态,源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受益于繁杂的阅历;源于他本人的学识历史渊源,从而受益于传统和记忆的深度;源于他本人的放眼世界的视野,从而受益于西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44.
对"底层"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晚近文论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可能意味着当代文论又一次转折的开始.我们的对话<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参与了这场刚刚开始的讨论,尝试提出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批评意见分歧多样,许多问题值得深入讨论.本笔谈试图对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底层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底层的自我表述及其公共化;现代性话语谱系中的底层问题;消费意识形态对底层想象的冲击;<诗经>中的底层文学表述.  相似文献   
45.
郑新 《南都学坛》2014,(1):63-66
乔叶的小说涉笔城乡,却不突显其尖锐的二元对立,而是用平实、细密的文学描摹底层人物在城乡间的真实生活状态;书写日常生活,却未陷入平庸、琐碎的窠臼,而是带着温情、理解的态度细究人生的多样、人性的复杂。乔叶笔下多是一些女性人物,但她淡化男女性别对立,以平和的心态回归女性生命本体,关注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突破了单纯的局限于性别的视角,能够以一份更淡然的心胸、更开阔的视野既关照男性,又关照女性,这种清醒宽厚的书写态度更易抵达男女两性关系的真相。她深谙"文学是人学"之本义,把笔墨放于对人心灵的解析,从而使作品带给读者无限的感动与力量。乔叶的小说创作既直面现实又始终带着温情与暖意。  相似文献   
46.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47.
在革命经典文本中,对于身体及其欲望的基本处理路径就是政治化,用马克思主义式的宏大叙事进行规约和编码;而在"后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式的宏大叙事已因语境的延异而陷入绝境,发生了认识论断裂,表征为各种微观的文化政治。近年来,"底层书写"对身体、政治和性进行解辖域化并生成为微观政治。通过对《少男》文本能指的认知论断裂分析,比较这两种同具左翼色彩的文本对身体、政治及性之关系的异质性编码路向深描,尝试挖掘文本欲望叙事的生命政治踪迹。  相似文献   
48.
在当代文坛,迟子建一直以书写人间"温情"而著称,她对于底层苦难的书写被批评界无意中忽视,这是极为不应该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迟子建的一批小说直面现实,书写当下,写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将冷峻的事实推向小说叙事的前台,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特征,说她已加入"底层文学"的合唱,不无道理。但她的这类作品,除了具备一些底层写作的共有特性外,还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这就是她在构筑世俗世界的同时,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向善向美的心灵世界,使人能够始终向往高贵和光明。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读懂迟子建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就无法理解迟子建今天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9.
崛起于30年代的萧红就像一颗灿烂耀眼的新星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大放异彩。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是从女性的生育苦难和爱情、婚姻悲剧三方面来展现北方农村底层妇女的生存悲剧,从而阐释出女性在男权话语系统下的卑下地位。而这种别具风格的叙说方式与萧红自身的生命体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0.
唐厚梅 《伴侣(A版)》2010,(10):38-39
正时光在指缝中流过,我们的流水账也渐渐记得越来越稀疏。那些账本从书桌上层的抽屉转到底层,然后在不知不觉里彻底尘封……刚结婚的时候,我和丈夫都没有居家过日子的经验,由于日常开销缺乏计划连续超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