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琼州学院学报》2015,(1):65-69
清初传记文出现传记人物底层化倾向,大量社会底层人物如底层知识分子、底层女性、艺人、异士等入传。其原因与史传文学关注底层杰出人物的传统、社会动乱逼迫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走向下层社会、底层人物的人格力量感染士大夫阶层以及底层人物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2.
当代吉林女性文学创作立足一方水土,既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多样化的创作主题彰显着东北文学的魅力,展现着东北辽阔疆域上"吉林映像"的风姿。以吉林女作家金仁顺民族题材小说、王可心"西山系列"小说为切入点,试图从当代吉林女性作家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中管窥地域文化品格及其创作价值,兼论及吉林省本土作家作品对吉林地方文化传播的反哺。  相似文献   
73.
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世纪十年最醒目的文学现象,底层叙事在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立场得到广泛注目与肯定的同时,其对苦难的过分渲染堆积,以及人物性格简单化、故事结构模式化的倾向也一直受到诟病,这无疑成为底层叙事亟需突破的写作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底层的分层、流动和变异现象受到作家们的重视,成为其书写视域拓展的重要表征。然而从更高的审美追求来看,底层叙事还更多地徘徊或止步于叙述对象与书写形式的变化方面,而并非艺术水准的真正提升。在对底层叙事进行整体性观照的同时,可看到由于消费主义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和过于贴近生活的书写现象,使得底层叙事缺乏精神资源的支撑,而这种精神资源须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现代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中去寻找,使底层写作的叙事空间和审美品格得以拓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74.
75.
近几年来,对"底层文学"的批评聚焦于其苦难化、模式化的单一主题倾向.但从大量的文本事实出发,可以发现,"底层文学"的主题从不单一,而是呈现出多重主题的意蕴追求.主要有六个方面:现代语境下的社会批判性;温善性情的诗意表达;民间精神的发掘倡扬;宗教信仰的艰难旨归;生态失衡的焦灼呐喊;失落情怀后的理想寓言.  相似文献   
76.
对与常规政治相对的对抗性政治的研究分为以西方世界为对象的社会运动研究和以第三世界为对象的革命/抵抗研究。斯科特与底层研究学派同属后一种,均关注第三世界底层,从葛兰西承继颇多,以书写未被书写的反抗史为学术使命,拒绝底层无政治的偏见,分别以公开政治vs.底层政治、公民社会vs.政治社会两分法划出与精英政治不同的独特底层政治,同时提升了政治的复杂性与底层的复杂性。在研究意识形态支配时,二者都回应葛兰西关于底层被霸权、没有独立统一的意识形态的论断,强调底层意识的独立性;在对底层抵抗行为的研究上,都意在克服关于底层的理论中成长史和悲剧史两种偏颇。但两派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视底层为有统一意识形态而无公开行动,后者视底层为有公开行动而无统一意识形态,即对两种偏颇采取了不同的克服方向。  相似文献   
77.
评论界通常认为渲染底层道德优胜是新世纪底层叙事根本道德倾向。事实上描述底层道德失败也是底层叙事的重要内容。两种道德倾向都有现实依据,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都有"文以载道"性质:即强化某种道德倾向实际隐含着不同"言外之意",都是经由道德现象而指向特定社会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8.
现实主义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主潮",对新文学起着推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在新世纪文学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反腐小说表面的现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的现实主义追求,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而底层小说也因自身命名的争议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表达底层、采取什么叙事态度表达底层等问题的提出,使得现实主义叙事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削弱.只有分析与反思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才能获得真正具有独立意识、真正写"现实"而非理想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9.
壮族青年女作家陶丽群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写作态势:在小说叙述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在表现乡村农民(包括都市弱势群体)生活时,不是一味地渲染其苦难悲切的场面,而是别出心裁地以充满微笑的艺术笔触,着力描绘农村生活色彩斑澜、给人暖意的世俗景观,塑造、揭示、颂扬社会底层人物具有的纯朴、勤劳、坚韧、本分、正义和宽容的可贵品质和力量;与此同时,为展示桂西壮族村寨别具一格的独特文化和风韵,陶丽群在塑造、刻划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注意用原生态的笔墨去描绘、还原桂西壮族村寨古今沿袭的独特风习。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陶丽群近年小说"底层写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0.
作者从底层视角切入长篇巨制小说《你在高原》,探讨了底层民众在革命时代、后革命时代的历史遭际以及社会现实层面的苦难与无告,以及作家在这种底层叙述中所凸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人文救赎情怀以及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