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探访玉皇庙     
文雅 《山西老年》2011,(8):48-49
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是府城村,府城村的北岗上坐落着玉皇庙,居高临下,气势磅礴,是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庙宇庙宇创建于隋朝,到宋代已经有相当规模,后来经过战乱被毁坏,元代重新修建,形成了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2.
“镇西府”、“镇西直隶厅”、“镇西县”作为行政区域的府治地名、厅治地名、县治地名 ,在现实的传媒中休眠已有整整 50年的历史了。[1]然而 ,这些地名所标志的历史事迹 ,以及这些历史事迹所彪炳的文化内涵 ,却没有因为其名称的休眠而隐匿 ,相反 ,随着社会文化良知的逐渐康复而日渐鲜活起来。那么 ,与“镇西”密切相关的“镇西庙宇冠全疆”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文化视点的关注 ,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青睐。这无论怎么说 ,也是一种令人喜悦的人文关怀现象。因此 ,对“镇西庙宇冠全疆”的内涵及其来龙去脉做一番初步的考察 ,不仅是文化良知的选择 ,也是对文化良知的润泽  相似文献   
23.
元朝时三官文化传入上海,明时进一步发展,在上海各区的主要市镇建有三官庙宇。清朝时期三官文化进入繁荣期,形成村村建造三官庙的状态。元明清时期上海三官庙宇的具体地理分布,表明三官庙宇具有从市镇向乡村扩散的模式。  相似文献   
24.
海口市民间神庙众多,构成这一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琼台福地则是海口较为特殊的一个庙宇,从中我们看到海南民间信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5.
吐鲁番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形成满人、汉人、蒙古人与回民等人群与维吾尔人杂居的社会格局,随之带来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格局的变迁。吐鲁番非伊斯兰信仰的处所有官府坛庙和佛寺道观,其中尤以佛寺道观庙宇成为民间信仰的社会空间。吐鲁番佛寺道观庙宇建构了信仰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桥梁,其从清代至民国前期经历了兴衰起伏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6.
风水理论在郑韩故城的军事防御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蕴含聚气与辟邪理论的城址设计;可以对敌人产生精神震慑的庙宇建筑;为了求得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庇佑而进行的社稷祭祀。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内居民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7.
张松梅  王洪兵 《东岳论丛》2023,(7):62-71+191
在近代华北乡村,庙宇作为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多元性、世俗性和普遍性等特色。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华北村庙与青苗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青苗会组织围绕村庙开展信仰活动,维系乡村社会秩序。近代以来,适应华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社会背景,青苗会以村庙为基础整合乡村各类治理资源,成为华北乡村治理的重要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28.
纪晓岚是位对联高手,他的文学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所以,乾隆经常用联句来考他,纪晓岚总是每问必答,对得天衣无缝。
  一次,乾隆逛京城,由纪晓岚陪着。他们路过一座东岳庙,在庙宇的旁边,有个地方戏台班子正在表演《西厢记》。《西厢记》是当时流行的一出名剧,所以观看的人很多。  相似文献   
29.
文章研究了在长江三角洲下游的金华建造黄大仙庙宇对大陆的中国人、香港人和国家的多重意义。庙宇的建造被视为建构"文化遗产"的工程,是一个为了现在和将来的利益而对过去做出新的解释、发明的过程。首先,1997年前香港的香客唤起了当地人对黄大仙的记忆,引发了种种跨国界的联系,大陆人将新建的庙宇当作宗教活动举行的地点,并意图吸引游客和开发当地经济,拉近大陆的中国人和海外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庙宇建造对海外华人来说是对真实性和根的怀旧探求。而国家则用黄大仙作为一个民族主义的象征符号,强化大陆人和海外华人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巩固跨国界的民族主义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0.
王可 《学术研究》2012,(11):161
广东梅州灵光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5公里。唐代福建高僧惭愧法师(俗名潘了拳,自号惭愧)于咸通二年(861年)在此开山建茅寮,咸通七年(866年)圆寂后,为了缅怀他的德泽,由门徒及附近乡人兴建庙宇,初名"圣寿寺",明洪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