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8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45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109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废名和朱英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课程。他们同时也是诗人,诗歌倾向接近卞之琳,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默想。废名的诗歌追求意境的浑圆和义理的蕴藏,一气呵成,在铺陈想象中强调顿悟;朱英诞的诗歌多取法古诗,画面感较强,在联想中注重情感表达的完整性。在梦、宇宙等意象处理上,二人表现亦有不同。论文在比较废名与朱英诞诗歌差异之余,进一步思考朱英诞被文学史家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金山村在村庄保护与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浪费、新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协调、管理与现实脱节等问题,所以,应该通过尊重村民传统习俗和文化、保护与控制传统格局和适度旅游利用等措施与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废名提出"重事实"的散文观念,发展了周作人的小品文观,产生以"隔"为特色的散文风格。辨析废名和周作人师生之间"隔"的异同,可窥其"重事实"散文观内质是重灵感、崇自然。废名从六朝文总结出"乱写"的技法,推崇无意为文,重内在灵感之线索。二者共同形成废名散文独特的"隔"之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94.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被引频次标志着期刊所发论文的影响力,决定着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进而决定期刊的档次。影响期刊被引频次高低的因素很多,除论文本身的质量外,其决定性因素与学科类别有关,同时也与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刊物因素、人为因素等有关。因此,应该正确对待被引频次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张凯 《决策探索》2011,(12):85-85
庆祝建党90周年.科教兴豫中原行系列报道——高中品牌篇辉县二中,自1991年来,连续16年被新乡市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单位",2004年被新乡市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一类学校",2003至2005年均被中央教科所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5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2007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校长曹世泉也先后获得了新乡市"首届名校长"称号和辉县市"教育功臣银质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996.
贡赐制度是明王朝统治河洮岷和西北藏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明前期为加快藏区归附中央王朝、尽快统一全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到成化年间,“寺僧诡名冒贡”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当时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根源是明王朝历经百年治理河洮岷及西北藏区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名"是先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试图用一个一贯的解释来涵盖先秦"名"的本质内涵,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名"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学派因立场不同,赋予"名"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名"在先秦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孔子开创的政治正名思想赋予"名"以伦理政治内涵,邓析的刑名之辩首开概念分析的先河.第二个阶段,老庄用"无名"思想对"政治之名"进行超越,墨家从"取实予名"的立场出发抽象出"名"作为逻辑概念的内涵.第三个阶段,名家诸子通过思辨的概念分析法确立"名"的形上存在地位,建立起抽象的概念之"名"的本体世界.第四个阶段,荀子在坚持孔子政治"正名"思想基础上,融合名、墨的抽象概念分析法,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逻辑"正名"理论,成为先秦名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98.
汉语"数量名"结构的来源问题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迄今为止大致有"移位说"、"插入说"和"类推说"三种不同观点。我们运用历时比较法证明"类推说"不可取,"移位说"和"插入说"各持一端的说法不够全面,是"移位"和"插入"的共同作用成就了"数量名"结构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99.
瑶族习惯法目前对处理瑶族聚居区的村落和家庭事务还起着法律难以代替的作用,作为一种习惯法,它与国家的制定法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从发展前景来看,国家对瑶族习惯法还有让其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00.
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虽有部分特殊兽名存在,但经考证可知,其与后世生肖联系密切,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十二兽的选取有自身的特点,可分为有利于先民生产生活的"六畜"和不利于先民生产生活,或是暗示灾害的野兽。其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思想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