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285篇
劳动科学   99篇
民族学   186篇
人才学   28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478篇
理论方法论   338篇
综合类   3948篇
社会学   834篇
统计学   20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与创作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对岭南建筑进行学术界定 ,依据建筑美学的适应性原理简析了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 ,并从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整体和合的系统思维、勇于创新的创作精神等三个主要方面论析了岭南建筑的创作哲理。  相似文献   
13.
本土建筑文化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是形成今天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重要分析了这一交织过程的特点,层次以及形成这一交织的原因,最后通过中日对比,提出日本建筑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建筑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伟男 《南都学坛》2002,22(5):7-10
南阳建筑汉画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反映了汉代建筑地面、屋顶、门户等的装饰情况,展 示了丰富多彩的汉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透析了监理单位的外部管理现状 ,内部运行机制及监理业务的竞争环境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认为应将国有控股公司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框架 ,规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市场过度集中和行政权的侵入 ,在此基础上 ,可以把国有控股公司区分为行业性国有控股公司和综合性国有控股公司 ,并提出了具体的反垄断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方法。以一个典型的实例分析了系统运行情况,经过一年的运行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目前的用电需求,为建筑节能提供新思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支夏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建筑师之一,是实现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向现代建筑师过渡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南通总商会大厦、濠南别业等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南通的城市近代化作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管制开始逐步放松,交通运输业也逐步由垄断走向竞争.同时,运价改革也取得了进展,其显著特点表现在国家对运价规制的放松和运价管理权限的转移.以铁路为例,对运价的管制也在逐步放松.目前看来,铁路运价存在形成机制、结构、价格调整滞后等问题.为促进竞争,应在铁路系统内部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保证铁路运营的效率;实行"网运分离",重塑铁路行业的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开放市场,鼓励竞争,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为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建立新的铁路运价规制体系框架,加强政府对铁路的宏观调控;改革铁路现行运价的定价制度;对自然垄断性业务实行激励性的规制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从专业调整的必要性入手,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组建教学团队的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做好本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