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建设性后现代作为一种重要的反思欧美现代工业文明的当代哲学文化思潮,是对现代的反拨和超越,其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他者",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和系统联系,强调建设性的对待历史传统;建设性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更是一种积极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本文以建设性后现代为视角和方法,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日益严重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及现实中存在着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终结化和撤村并居的发展思路,阐述了三种新型发展趋向:农业从产业化到多功能化发展的转变,农民从被消灭的客体到新农村建设主体身份的转变,农村以作为生命空间的地域共同体的繁荣复兴为使命,认为这是中国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22.
正如果说现代性问题是当代西方工业社会的典型问题的话,那么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危机——生态危机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生态学批判理论中,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以下简称《自然的理由》)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生态观。挖掘其生态观的积极意义的著述很多,但是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和评析的文章却不多见。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理论参照系和解释原则,将会为理解《自然的理由》一书的生态观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3.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统计发展和革新的热点内容,也是一项长远而又重大的系统工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加工处理量大,没有信息化支持,统计工作体系举步维艰,因此信息化在工业企业统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4.
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前后反映、表现台湾社会的“二二八”文学迅疾纪录了战后台湾现实的真实面影,凸现了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民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和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矛盾冲突,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化解了“二二八”中的族群冲突,在社会心理和台湾历史的层面上揭示了“二二八”事件症结所在,其中包含的反思尤为深刻。“二二八”文学是战后台湾政治文学的滥觞,其主导是左翼文学思潮,这种在野的左翼文学根植于台湾社会,呼应于中国大陆的革命形势,但又有自觉、鲜明的台湾本土建设性,其影响存在于日后台湾文学的发展脉络中。“二二八”文学反映了战后台湾文学遭受的重挫,但它提出的台湾文学课题及其表现出来的建设性构成了台湾文学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25.
网络行政问责是一种新型政治监督形式,网络舆情对于问责方向的指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网络舆情不仅是民意的晴雨表,透过舆情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民众的情绪和需求,为政府工作的改进指明方向,还能够促成网络问责机制的形成。在舆情压力的迫使下,政府介入事件的处理,使问责得以生效。网络舆情现象警示政府需要准确定位其职能和角色,改变工作作风和执政思维,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速度,加快网络行政问责机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6.
127.
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后,关于该理念的探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讨论,挖掘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化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的语境空间,以及建设性新闻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发挥的积极效应,从而拓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8.
王伟 《唐都学刊》2013,(6):122-12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国际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国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与过程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不同学科的契合”三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不仅深化了中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9.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怀特海过程哲学"泛经验论"为形而上学前提,倡导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伦理。"泛经验论"实质是一种"泛灵论",泛灵论引导了过程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这种泛灵论认为,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是"有灵"抑或"经验"性存在,体现着"自然同一性原理",它们作为经验主体都有价值,都值得被尊重。泛灵论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彰显人与自然之间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从而促成一种有机整体论的新型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30.
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合作基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是众多国家和地区任职感化官的基本资格条件。但在社区矫正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处于一个权威环境中,遭遇矫正专业知识不足和违反社工传统价值理念的困境。结合我国司法社工发展现状,社工教育需要增添司法社工相关专业课程,重视加强学科专业与实务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培养社工运用建设性权威的理念,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化解专业服务的介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