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320篇
劳动科学   227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8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74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2403篇
社会学   307篇
统计学   14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51.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合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合同双方都必须遵守的标准.本文从合同的定义出发,通过对环境和合同条款本身的研究,提出了合同外围约束和条款约束的概念,进而深入探讨了合同约束体系的情况,研究了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给出了合同约束体系的结构及其建立程序,探讨了从合同约束体系角度识别承包商违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2.
我国现行法缺乏预约合同的系统规定,有关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认定也未在学界与实务界达成一致认同。从适应我国现有法治环境并提出合理法制构建的角度出发,选取“主客观相结合说”为预约合同的理论基础,对预约合同的内涵与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进行讨论。在预约合同已约定违约责任的情况下,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应当依照合同规定;在没有明确违约责任承担的情况下,法官应当从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从而明确预约合同的效力进而判定违约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853.
预约合同制度发展至今已有新的使命与功能,司法实务与理论界对预约合同认定标准存在诸多不同观点。预约合同认定标准不一的关键在于意思表示与合同内容两者如何判断和取舍。通过实务层面的主客观的事实认定和法理层面的利益平衡与价值判断得出意思表示与合同内容两方面的先后适用关系和条件,即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首要认定因素,在意思表示不清晰时再考察合同内容完备与否。  相似文献   
854.
穿透式监管自提出以来应用范围日渐泛化,甚至从行政监管向司法活动延伸,成为法院判决背后的"匿名者",直接影响了金融合同裁判的基本思路。但究其实质,穿透式监管与金融合同之间并不存在价值判断的逻辑关系,穿透式监管的功能在于发现金融活动背后的投资者与真实业务,其发现的过程多以穿透合同而实现,所以穿透式监管廓清了金融规范的公私法二元结构。穿透式监管嵌入合同治理需明确其"客观穿透"而非"价值判断"的功能定位,在金融合同内部治理上遵循私法自治,对违反规章的行为遵循实质判断原则;在合同群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上,则需穿透金融合同之间的关联关系与群落规模。  相似文献   
855.
近年来,所有主要的大型消费科技公司都进入了健康研究领域。这种谷歌式数字健康引出一个问题,即在研究中,公共利益如何得以维系?只有将谷歌式数字健康置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中,才能更好地突出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问题。以往的研究通常把谷歌式数字健康框定在一个双重的、不可通约的分析逻辑中,其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对立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立的。虽然有助于揭示数字资本主义的剥削潜力,但是这种分析逻辑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只承认关于公共利益的一种理解。通过借鉴博尔坦斯基和泰弗诺的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谷歌式数字健康对公共利益的价值内涵进行了多重塑造,不仅包括公民价值(为社会做好事),还包括市场价值(创造更多财富)、工业价值(提高生产效率)和项目价值(创新和实验)以及活力价值(促进生命健康)。如果把治理方案看作是一系列价值准则的组合,那么就可以设计出实现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治理方案。基于此,提出研究进路:探索和构建更丰富的体现公共利益的价值准则体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估,最终制定出能确保“公民”价值的可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56.
《民法典》虽然分散式引入功能主义思路,但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形式主义立法,故从解释论的角度,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的学理区分在《民法典》时代仍然存在。对于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的关系,《民法典》为其规定了从属性,但对于非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的关系,《民法典》虽承认了非典型担保的担保地位,但并未赋予其从属性。在解释上也不宜认为非典型担保具有从属性,因为非典型担保不符合从属性的法定性特征,而且在我国从属性被强化的背景下,若认为非典型担保具有法定的从属性将扼杀非典型担保自带的独立基因,使得当事人对物保独立性的合理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缺少了法定的从属性,非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之间也并非毫无关联,当事人仍可通过附条件法律行为或担保合同在非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之间建立牵连关系。从属性担保和非从属性担保都能在担保权与债权之间建立牵连关系,只不过借助不同的教义学路径,前者通过法定的从属性,后者通过意定的法律行为,二者构成了连结担保权和所担保债权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857.
858.
859.
案例1:因政策变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能否解除购房合同【案情简介】2012年10月,小宋通过某房产中介公司与小马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小宋向小马购得商品房一套,总价300万元,其中70%即210万元以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在办理按揭贷款的过程中,银行通过审查,认为因小宋的收入过低,不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因此只能审批发放贷款180万元。小宋因无力支付剩余的30万元房款,便产生了放弃购买房屋的想法,无奈合同已经签订,小马又拒绝解除合同,因此只能以情事变更为由,诉请法院解除合同。【案件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银行抵押贷款政策的变化,属于  相似文献   
8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