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7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25篇 |
人口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91篇 |
理论方法论 | 36篇 |
综合类 | 312篇 |
社会学 | 87篇 |
统计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武增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87-91
国家级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创造就业、人才培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扩大出口、企业家精神形成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探讨了开发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合开发区的产出为多种品种和多种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构造了开发区生产函数;构造了反映企业家决策随机因素的开发区生产函数。 相似文献
22.
基于AHP方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笑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3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已经在全国启动,论文以江苏省某省级开发区——S县经济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包含4大层次14个具体指标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据此测算出该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论文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3.
开发区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前期没有进行科学的投资效益评价、或其投资效益评价模式不当所致。对开发区经营方式、开发模式和投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开发区静态和动态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开发区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4.
西安开发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安开发区的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西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西安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分析了西安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周新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苏州新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的实践说明: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新意识是灵魂,技术创新是基础,体制创新是保证,环境创新是条件,创新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6.
师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3-19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从空间布局、制度创新和城市发展等层面,对“十四五”时期中国构建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体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空间布局层面,需要以因地制宜的区域重大战略为引导,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做强、做精重点开发区与保护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在制度创新层面,通过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和建立面向现代化的区域政策调控机制,以现代化制度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城市发展层面,通过提升城市人的现代化,打造城市经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科学的城市群结构,建设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共建共享与自由流动机制,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27.
曾昭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4):3-10
该研究报告立足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情,在“三为主一致力”方针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基础上,论证将重加工组装工业中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提升为开发区二次创业阶段的两大主导产业,并细化到具体小行业,从而突出开发区有别于其它开发区的产业特色,同时分析预测开发区产业结构中长期演变趋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扶持开发区二次创业阶段主导产业成长的九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各地大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对于各地大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 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1998-2009年各地大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率、纯技术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序列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率、纯技术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分别为1.011、0.842、1.011、1.000和0.852. 相似文献
29.
30.
行政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一的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有高新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以及行政区和高新区合一模式的分类和优势对比,论证了“两区合一”管理模式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提出了“两区合一”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