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375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9 毫秒
931.
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大的误区和片面性,亟需提出一个关于资源配置的新理论框架。从国民经济层面来看,资源最优配置可以明确为四方面的要求,即结构性、效率性、分配性和充分性。资源最优配置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企业对劳动者的激励以及国民经济对企业的激励。激励的效果取决于激励方式,而激励方式取决于经济体制。因此,市场体制、计划体制和转轨体制在资源最优配置上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93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度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嬗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效应,后来随着情况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弊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逐步走上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道路.当下,在新一轮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框架内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长处;四是进一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33.
《领导决策信息》2013,(46):I0001-I0012
11月十大网络舆情事件排行 进入十一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改革正从经济体制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全面进发:其中,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934.
《决策咨询通讯》2003,14(6):2-2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闭幕了。这次全会,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听取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相似文献   
935.
936.
刘昶 《领导文萃》2006,(10):163-165
由魏伯乐、扬、芬格三位教授主编的《私有化的局限》一书是提交给世界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报告。这份报告在大量实证案例的基础上对全球范围的私有化做了客观的批评性回顾总结。这是一本每一个关心改革过程中自身利益及公共利益的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本书讨论的是全球范围内私有化的经验教训,虽然书中没有关于中国的案例,但里面讲的几乎每一件事都与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有关。众所周知,私有化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导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及其走向的一个重大现象。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私有化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不…  相似文献   
937.
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由于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动,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各类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因此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并不等于效率的提高。在效率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提高效率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尚完全具备的同时,公平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正常秩序被严重扭曲,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普遍蔓延,正在严重阻碍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效率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必须遏制权贵资本的膨胀,借鉴国际上反腐败的成功经验从制度上铲除权贵资本生存的土壤。为此,必须强化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38.
不同体制下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对企业创新行为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环境下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理论根源,并以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为代表,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创新行为差异进行了实证比较。  相似文献   
939.
940.
从1904年张謇先生在南通成立大达轮埠公司,起卸货物,通航路而兴商务,到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狼山等海轮港区的建成和对外开放,南通港实现了从内河封闭式港口向沿海开放型港口的转变。以港兴市是我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优势,我国加入WTO后,南通港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大力调整港口布局,构筑新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布局,放大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这是我市在苏中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