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375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71.
一、入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尽管WTO条款中没有关于社会保障领域的政府承诺,但入世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影响却是全面而深刻的。1、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加剧。入世后,社会分化和相对贫困问题加剧,会给政府的社会保障带来更大的压力,迫使政府在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济、住房、教育、再就业援助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做出反应。整合社会分化、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主要手段是通过社会保障项目的互助互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使用的“二次分配”,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保护。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明显的不…  相似文献   
972.
战后的日本经济以 70年代中期为界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期是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过渡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基本稳定 ,日本经济体制对经济赶超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后半期是日本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 ,进入工业化经济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波动较大 ,日本经济体制表现出不能灵活应对的僵化性特征 ,这是因为对特定环境能够过度适应的体制 ,通常都具有面对环境变化而反应迟缓的缺陷1 。但是 ,这种缺陷却使日本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饱受了“失去的十年”之苦。这表明 ,过去无论运…  相似文献   
973.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30-31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也开始进入新常态,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内陆开放型经济正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位于内陆地区的省份,越来越明显地从对外开放的后发地区转而站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贵州省已推出我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标’,并提出到2017年,开放型经济主要发展指标在2012年基础上翻两番左右;江西省也提出5个开放型经济指标。并实现11年“翻四番”。而2012年9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正式批复,把这一战略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974.
上海要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首先需对其概念重新定义。所谓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就是既要对内带头引领,又要对外开放,还要整合与服务周边地区,更要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其核心内涵主要集中在3点,即兼容、引领以及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认识"开放"的双重含义、"新"的具体表现、"高地"的实质内涵,上海须进行四大调整,即"商旅文"变"文旅商"、信息与零售业变革、金融业创新、制造业升级,使上海重回经济高地。  相似文献   
975.
本文是作者从哲学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篇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一、经济体制是比基本经济制度低一个层次的生产关系,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而不能是个人主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76.
在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宏观背景下,重庆在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承担了三次国家意义的"先行先试".重庆改革开放实践.既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在30年间发生巨变的强劲动力,又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瞬间释放光彩,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过的光辉而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启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之际,重庆率先成为计划单列市并进行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际,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进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阵地;抑或是在21世纪初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重庆作为国家批准的唯一省级构架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起为全国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历史使命,重庆都对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理性回顾和总结重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验教训,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77.
978.
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不同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9.
杨剑波 《职业》2013,(14):62-63
本文对如何用终身教育理念建设技师学院的理论模型,使开放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进行了探索.首先,从终身教育理念在天津的实践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型技师学院的建设背景;其次,提出探索组建天津开放型技师学院的总体思路;最后,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组织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0.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港航经济是关联产业,是以港航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同时,港航经济是流量经济,它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交流、处理、交易的重要场所,这些资源的流动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发展。此外,港航经济还是开放经济,它港口经济不但成为国内与国外经济的交汇点,而且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文化的交汇点,进而也就为特色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如此界定港航经济:以港口、航运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航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