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析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柯 《科学咨询》2010,(16):73-74
由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广泛运用,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本文叙述了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和运用历程重点阐述了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各自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并对控制系统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以及二者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2.
"控制与设计"是通用技术中最重要的知识板块之一,其中的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则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纵观几次的通用技术高考,它都占有相当大的分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12GHz附近的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Rs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蓝宝石,构成工作在TE011 δ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在77K时,利用测量介质谐振器的Q值得到单片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Rs。分析了其耦合装置对校准物理模型的影响,通过改进耦合装置可提高系统测试的准确度。该系统与前三代测试系统进行比较,其测试准确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传统信令传输方法将信令符号置于固定子载波传输而可靠性受限。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双工(OFDM-TDD)开环自适应调制(AM)系统的信令传输方法,该方法将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的信令符号置于自适应块中信道条件最好的子载波,并在接收端利用BPSK的特殊性检测信令所在子载波而恢复出信令,从而保证信令的可靠传输。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增强信令传输的可靠性,并提升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新型交叉耦合结构带通滤波器,采用了凹槽环形式谐振器,使得获得同样的耦合系数新型结构相邻两环间的距离明显减小,因此这种滤波器具有小型化的优点。通过在传输函数中引入了两个传输零点,使得此种结构的滤波器具有更高的品质因数。利用电磁软件CST的分析给出了此种结构的耦合系数的结构参数,设计了一个工作在X波段的该结构带通滤波器,尺寸为5.9mm×5.9mm,带外抑制为25dB以上,带内插损为3.2dB,最后的实验结果与仿真曲线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毫米波三端器件介质稳频振荡器的研制方法。采用新颖的环路反馈式电路结构,选用了使用方便的HEMT单片电路,利用器件输入/输出间的反馈和介质谐振器的稳频技术。通过对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和输出功率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完全可以应用在毫米波波段振荡器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声表面波滤波器基本理论及其频域传输函数,应用电网络分析与综合理论作出等效电路,并对梯型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中单端对谐振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设计出单端对谐振器,运用该结构设计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用声表面波滤波器,并给出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适合于工作在毫米波段的新型介质谐振器──边廊模介质谐振器。从介质波导的一般色散方程和波特性出发,导出了介质波导中边廊模特性和色散方程,给出了这廊模圆介质谐振器的系统化研究。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的边廊模介质谐振器。  相似文献   
19.
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工作在12 GHz附近的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sR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蓝宝石构成工作在TE011+δ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在77 K时,利用它对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sR进行测试,提高了整个测试系统的品质因素,可成功地用于单片φ50.8 mm较大超导薄膜的无损伤测试,整个测试系统体积小、操作方便,且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测试灵敏度高,具有简便、快捷、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检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分对策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环境下,研究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两种回收渠道。通过将产品回收率建立为回收努力投入的微分方程,分别建立了制造商负责回收和零售商负责回收的动态闭环供应链模型,利用微分对策理论求解得到不同回收渠道下的最优控制策略。对两种回收渠道比较分析发现:(1)制造商负责回收下,制造商对产品回收的投入更多,产品回收率高于零售商负责回收下的产品回收率;(2)制造商负责回收下产品的市场价格更低,市场需求更高;(3)零售商在制造商负责回收下的利润更高,制造商回收是零售商的最优渠道;(4)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时,制造商回收同样是制造商的最优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