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36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2034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海域使用权权能的合理性膨胀:海洋环境损害救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颇为新颖的用益物权,海域使用权在船舶油污损害海洋环境法律救济领域发生合理性膨胀成为一种应然.海域使用权的使用和收益功能发生异化,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实定理由,而且海域使用权权能的合理性膨胀是对传统国际法下"航行权"的一种挑战.海域使用权权能的合理性膨胀,促使船舶油污损害海洋环境基金制度得到重新塑构,这预示着传统国际法某些法律制度私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使教育已经不是一种心力合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已经不能从中学到东西.产生这种异化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改变,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分离,单向强制灌输,教育内容上的滞后.要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价值取向、育人关系、育人手段、工作者角色等几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3.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文学作品中人格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归宿。通过作品中反映的异化本质,能使读者更进一步领悟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对保持人格完美这一培养过程对学生人格完美的塑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人类社会的加速运转不论是在体验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应使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感到越来越忙碌,甚至时常会感到窒息和无所适从.德国著名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将这一现象归因于"社会加速",将其视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权力统治模式,并从功能批判、规范批判以及伦理批判等方面勾画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蓝图.但是罗萨对社会加速的理解仍不够彻底,没有看到社会加速运转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本逻辑,面对如此强劲的社会加速力量,"慢生活"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中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作品《邱园记事》展现了英国皇家花园的独特美景,但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在自然风光之“静”的衬托下,以蜗牛行动为线索,四组人物的动态感得以呈现。伍尔夫采用不同叙事技巧,如: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对话等凸显了现代社会的弊端,即个人的精神压力沉重,漫无目的,畏于行动,注重物质“生存”而非富含思考的“生活”;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最亲密的人也形同陌路,无比冷漠。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现代人“异化”严重。然而,伍尔夫还是对现代人摆脱精神困境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38.
《老妇还乡》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在该剧占有重要地位。从女性形象的角度来分析这部戏剧作品,对老妇克莱尔这个女性形象作出新的理解;分析其悲惨遭遇及心路历程,揭露女性在男权社会地位的低下及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39.
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一直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在21世纪仍然表现出强劲的研究势头。总体来看,21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延续了其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制度、异化的暴力政治和异化的意识形态三方面的深入批判,从人的全面解放的哲学立场出发,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弊端、问题及其根源,厘清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状及其在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寻求改善经济危机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困境的办法,对于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实现,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物质发达的社会。工业技术的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人类的消费逐渐趋于奢侈和浪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的扩大具有盲目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马克思由此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当代消费群体的各种不当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伴随而来的奢侈消费、享乐消费、符号消费盛行,导致一些错误的消费价值取向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因此,推动异化消费向生态消费的转型尤为重要。生态消费是促进社会的生态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适度消费、有限消费、低碳消费、可持续消费和需求性消费,需要政府的“引导力”、企业的“推动力”、社会媒体的“宣传力”、社会公众的“内在动力”等合力而行,共同构建生态消费社会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