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66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379篇
管理学   6380篇
劳动科学   524篇
民族学   617篇
人才学   2080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465篇
理论方法论   2033篇
综合类   24430篇
社会学   4695篇
统计学   28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83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1472篇
  2020年   1047篇
  2019年   1689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587篇
  2014年   3458篇
  2013年   3096篇
  2012年   3017篇
  2011年   3377篇
  2010年   3178篇
  2009年   3584篇
  2008年   3866篇
  2007年   2915篇
  2006年   2534篇
  2005年   2481篇
  2004年   2250篇
  2003年   2090篇
  2002年   1943篇
  2001年   1964篇
  2000年   1423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应对新的挑战的关键一年。2009年湖南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  相似文献   
32.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学生思想工作者应立足现实,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和务实意识,开拓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主动应对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33.
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伊斯兰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伊斯兰教基本上得到了健康、顺利的发展,各地穆斯林群体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伊斯兰教的优良精神传统在各族穆斯林群众中不断深化,并且,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穆斯林群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观念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穆斯林群众中出现一些涉及伊斯兰教教义释疑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4.
思想政治教育向来是高校工作的重心.而在疫情特殊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2020年上半年的居家隔离使传统的思政教育阵地从学校转移到了互联网,而下半年又从互联网重回学校.这要求思政教育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调整工作方法与重心. 特殊时期思政课的新特点与新挑战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首要内容面临新挑战.以...  相似文献   
35.
3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海外学者和各界人士围绕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思想来源、思想性质、世界影响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系统梳理和分析海外对中国梦的不同理解,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资本论》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巨著,蕴含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本文通过对《资本论》反贫困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意蕴进行三维审视,全面解析了《资本论》反贫困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发展逻辑和价值向度,揭示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前提、根源、秘密、加大与恶化、表现及后果、异化劳动等问题的理论逻辑,究明了无产阶级贫困问题产生与纾解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厘清了无产阶级消除贫困依赖的阶级力量、根本路径、历史必然、现实选择及全景路线图的实践逻辑,全方位呈现了《资本论》反贫困思想展示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对人类反贫困和在理论上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在实践上推动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8.
国民性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枢要,这一思想的萌发和形成机制是长期积累使然。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所写的五篇文章中蕴含着他对国民性批判的系统追寻,初步建构了其独特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斯巴达之魂》寄托了鲁迅将"精神""魂"与国民性改造之间联结的希冀;在《人之历史》中,鲁迅论述了其时盛行的进化论热潮,从生物学维度解构了国民性这一思想命题;通过《科学史教篇》,鲁迅绘制了其独特的思想脉络,在赞颂科学主义的同时又对知识和物质颇多微词;而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全盘超越了启蒙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藩篱,"个人""此在""主观意识"构成了国民性内在批判的衡器;最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扬摩罗诗人和浪漫主义文化哲学的大旗,并将其作为抵御甚至救赎19世纪文明,催生20世纪新文明脱胎的艺术选择。  相似文献   
39.
电子科技大学以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试点为契机,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以及机制建设入手,努力提升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水平,有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从而促进教育、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变革。力争在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成为国内高校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0.
邓小平执政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和理论的根基,对时代的新认知是邓小平执政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总结和对毛泽东思想的再定位是邓小平执政思想形成的理论根据,对苏东事变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全面反思促使邓小平执政思想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