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日本的法西斯化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不是通过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来实现 ,而是由军部不断扩大其职能、逐步加强对政权的控制而完成的。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核心 ,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就是军部法西斯专政。  相似文献   
32.
【正】90岁的罗斯.波兰德.伦斯威和100岁的弗瑞斯特.伦斯威同居差不多30年之后终于喜结连理。他们的婚礼定在弗瑞斯特100岁生日那天举行。很多媒体打电话对他们进行采访,很多人从世界各地给他们发来贺卡。连奥巴马总统也寄来了一张结婚贺卡和一张给新郎的生日卡片。罗斯和弗瑞  相似文献   
33.
弗·雷·利维斯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和争议的文学批评家,他塑造了英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批评图景。他提升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实质上重塑了英国的诗歌史与小说史;构筑了英国小说"伟大的传统";影响了公众趣味与阅读选择;其文化研究也泽被深远。在过去的80年里,西方的利维斯研究活动历经了萌芽期、阐释期、辩论与拓展期、繁盛期、反思期和融合期,总体上呈现出一个逐渐拓展、深入与体系化的过程。把握利维斯研究的问题域、体系化过程与现代性转变,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利维斯的批评思想并释放其各种可能性和当代价值,同时可为中国文论话语的构建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34.
1929~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把德国人民推到了灾难的深渊。这种经济上的大衰退,导致德国发生了深刻的政治社会危机,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创造了很好的客观条件,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打下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5.
《伊坦·弗洛美》是伊迪斯·华顿写得最好的中篇小说。本文将从主人翁伊坦·弗洛关人生的四个时期:少年时期,结婚时期,外遇时期,老年时期来分析他的悲剧人生,并指出华顿创作此悲剧的原因,从而使读者更好地把握华顿作品中的悲观意蕴。  相似文献   
36.
邹赞 《兰州学刊》2014,(8):105-111
作为英国“第二波人文主义”思想家以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雷·利维斯坚持捍卫马修·阿诺德的人生批评原则,以“文化政治学”的姿态和本土视野切入同时代英国文学与文化问题的思考。利维斯早期文化批评所建构起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言而喻地将其自身纳入了威廉斯所谓的“文化与社会”传统。但必须注意的是,利维斯更加偏向于“少数人的精英文化”,尤其重视语言的中介功能和文化传承效果。此外,利维斯固然怀念前工业文明时期的有机共同体,但他所设想的拯救文化衰退现状的出路,既不同于阿诺德的希腊化、T. S.艾略特的重返十七世纪,也不像马克思那样构想一个社会乌托邦,而是寄望于英语教学,尤其是期盼列入“伟大传统”的英国文学经典能够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继而有效应对甚嚣尘上的大众文化。在利维斯那里,文化被赋予了社会责任,但是其实现方式却必须依赖文学文化的意义维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利维斯堪称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的转折点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37.
弗协调逻辑,又译作"次协调逻辑"、"超协调逻辑",是非经典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一种不能从矛盾推出一切的逻辑理论.论文指出弗协调逻辑的代表系统Cn的可判定方法存在漏洞,并给出了一个修正办法.  相似文献   
38.
为了适应新的需要,经典逻辑应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系统,提出新型的语义解释.弗协调逻辑可以对经典逻辑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但这种修正是局部的,并非根本性的.经典逻辑与弗协调逻辑是"前身"与"延伸"的关系,弗协调逻辑包含了经典逻辑,可以取代经典逻辑.  相似文献   
39.
高洪 《日本学刊》2005,(4):96-107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天皇制政府为了增强其统治的“正统性”和“有效性”,拾起复兴中的神道教义,鼓吹“天照大神”庇护下的“皇国神运”。伴随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侵略扩张,神道与明治政府结合得愈加紧密,逐步成为君临天下的“国家神道”,进而国家神道终于超越了所有宗教信仰,成为国教。“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后,天皇制政府为了将日本国民牢牢地捆绑在军国主义战车上,在实行严酷的政治专制的同时,以国家神道统摄民众的精神世界,使近代日本国家发展走向歧途。  相似文献   
40.
D.H.劳伦斯是英国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特别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引起过不少争议.作为世纪之交的作家,以弗罗伊德学说为代表的心理学对其影响很大.这里用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对劳伦斯及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精神分析法解读,认为"本我战胜超我"才是劳伦斯的人格追求,也是其创作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