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彭玉平 《文史哲》2012,(3):37-45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20世纪文论学术史的热点话题,在中西学术传统中追源溯流,在古今流变中考量其内涵,成为学术史的核心内容。而王国维本身在早期译著中所使用的"境界"一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形成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则素不受重视。王国维在早年翻译的数部日人著作中,"境界"既可以指称地理之边境边界,也可以指称知识的范围,也有作为等级、状态来使用的情况。王国维自己也在文章或著述中,以等级、状态、范围作为"境界"的基本内涵。"境界"说的最终形成,不能脱离王国维自身使用"境界"一词的语源及其发展。"境界"说的内涵及其与传统诗学的关系也只有在《人间词话》的具体语境中,才能得到切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212.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提出了著名的"人间观"。这个"人间观"强调要用爱和理解去除人间的精神隔膜。文章依据周作人的人间观理论探讨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精神隔膜的人间及充满爱和理解的祖父形象。  相似文献   
213.
宗平 《老友》2021,(4):4-6
2021年的春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时交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胜利召开。过去的一年,克难关,迎挑战。战疫,我们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战贫,我们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非凡之年,我们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相似文献   
214.
太虚是近代中国佛教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难得的身兼学问家和禅师两种角色的佛学家。他关于禅宗思想性质的界定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当代禅宗发展之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讨论太虚与禅宗发展有三条线索:一是太虚出身于禅宗,参悟于禅宗,却"出走"禅宗,学宗唯识,最后又"回归"禅宗的曲折经历。二是反思中国佛教历史和抉择全体佛法的总持智慧,确立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并以对全体佛学的教理抉择和总体判摄,坚持中国佛教禅宗的圆教教理和圆顿禅观,着力会通圆顿教理与唯识学。三是面对佛法契合时代的深切现实和实践观思,认为唯识学教理更适合现代科学时代,大乘通教的学修次第更适合现代人,因此会通中印佛学,提出教法由"圆顿"转向"圆渐",以"圆渐"之大乘法为适应当下时代的佛学实践路线,由发达人生以进趣佛道。由此提倡以"今菩萨行"为主线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并认为禅宗的禅机智慧在传统诸宗中最切近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精神,当下的禅生活才是人生佛教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振兴禅宗生机仍是今天时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15.
主题形态:精神归返与灵魂挽唱--《呼兰河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兰河传>实际上存在着两重主题形态.潜隐的主题形态不仅是萧红以女性话语重操乡音找家门的隐喻方式,而且是20世纪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和精神故乡的深度寓言,是人类永恒的"回家"之歌,是对整个人类精神思想领域的深沉潜航.显在的主题形态是国民灵魂改造的一曲挽歌,萧红站在了精神再造的文化制高点上,对病态社会的生态、病态民族的心态与病态灵魂的丑态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思想领域的深沉潜航.  相似文献   
216.
和辶十伦理学的特征在于其人学基础,而"人间"与"间柄"二个概念则是其人学的基石。日语词汇"人间"既有"人"的含义,又有"人的关系"的含义;而"间柄"则更加明确了人存在的二重性,个人与全体性通过相互否定的"空的运动"实现善恶的转化;人伦组织构成和辶十伦理学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17.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则是针对李姐及其词作的人们对这五例词话的认识分歧很大。本文以这五则调话为基本材料,力求全面客观地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煜及其词的评价问题。王国维紧紧把握住李煜词情感底蕴与哲理内涵,挖掘其深广的抒情境界,特别注意挖掘其根源与成因。我们承认,王国维的阐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结论也并非无懈可击,但在方法论上却可以给我们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18.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将日常语言运用于描述或思考宗教现象时,所使用的语言因其特殊性而可以称为宗教语言.问题是,一方面我们在用宗教语言描述上帝,说他是至善、至知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信仰上帝是超越一切人世经验的,这便形成宗教语言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语言的一般人世经验基础和语言描述的客体的超验内涵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宗教语言或神学命题到底有没有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不妨围绕宗教语言观的方法论意义的论证,考察一些哲学流派具有启发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19.
该文拟对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做一简要述评。文章第一部分讨论《新探》中涉及《文心雕龙》的部分,认为黄维樑先生是希望以六观法为中心,依托《文心雕龙》发出中国古典文论的国际声音。文章第二部分讨论《新探》中对中国传统诗话词话的相关论述,认为黄维樑先生重估《人间词话》、比较诗话词话与西方印象式批评主要是为了提倡文学批评的系统性和细致性。文章第三部分对全书做出总评,认为比较视野与现代意识是本书的两大理论特色。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瑕瑜互见,但总的来说是一本瑕不掩瑜的比较诗学力作。  相似文献   
220.
本文从近代中国佛教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的关系,主要比较了他们在佛教与政治,以及佛学研究方法论两方面的异同.这些方面,都是以往相关研究中被忽略掉的,本文希望通过选择这些议题,拓宽相关论题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