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载哲学思想饱含深刻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其本体论强调“太虚即气”,认可自然的本体地位;其认识论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官作用于外物,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有 限的,只有“德性所知”,才能“过人远”;其人性论主张用心体物,如果不能体物,则改过迁善,使“气质之性”中的恶返本于“天地之性”的善;其伦理观则强调“民胞物与 ”,祈望以博爱之心对待人与自然万物。  相似文献   
52.
吕伟 《东方论坛》2010,(2):6-10
牟宗三关于"气"的理解与传统中国哲学史上的气学传统不一致,因而在其哲学史论述中大多因为其固有的哲学立场而导致偏见。这导致牟宗三在试图解决程朱理气二分格局的哲学偏差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相反的路,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断裂。  相似文献   
53.
54.
张载以“黜怪妄,辩鬼神”为其人生志业,倡导以群体关怀为旨向的经世实学,在继承古代气化宇宙论的基础上,建构了气本论的哲学体系,并通过其人格气象反映出来。张载的人格气象表现为三种面向,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的集中体现:乾父坤母的构建、民胞物与的表述,体现了其“天下一家”的大心境界;重振道统的诉求、回向三代的探索以及敦本善俗的实践,体现了其“学贵有用”的经世情怀;从生处言生死,强调道德生命永恒,以道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其“顺生安死”的洒落态度。  相似文献   
55.
金银润 《理论界》2010,(12):167-169
张载的"礼"有圣人之礼和天地之礼之分。以此为基础,他赋予礼以立体、修德、化俗和辅政等功能和价值。就具体内容而言,基于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礼论无疑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通过他对礼的内涵的哲学升华,以及对其功能的多维开掘,其礼论给当今的个人、社会和政治等的建设以新的启示,即凸显了道德在理想信念、身心修养、社会风尚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6.
张载《诗说》的研究现状与其学术价值极不相称,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张载《诗说》以“置心平易,以意逆志”为诠释理念,这在他的三大《诗》论中有充分的体现;以顺天、尊君为诠释内容,这在他说“顺帝之则”、说文王必敬事商纣、说后稷之生中有充分的体现。在诠释方法上,以诗、《易》、“气”说《诗》,此则张载《诗说》独有;以古礼、情理、文理解《诗》,是宋儒解《诗》的常用方法。张载《诗说》并非皆合《诗》旨,却是时代尊君思潮的反映,故而值得研究;其诠释方法并非全都新颖,但这些“陈旧的方法”却参与了宋代《诗》学的共构,故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7.
朱熹在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张载的思想有较多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与他对张载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是分不开的。朱熹对张载《文集》(朱熹多称其为《横渠集》)的校补工作给予了很大的热情和关注;在他最重要的一些著作如《近思录》、《论孟精义》、《论孟集注》、《楚辞集注》中辑录了许多张载的“精义”;他还对张载最重要的著作《西铭》和《正蒙》作了大量的注释和评论。这些工作,对朱熹真正走进张载的思想世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谭清洋 《船山学刊》2014,(4):144-148
张载一生中专注于儒学的时间并不十分长,却几乎对重要的经书都有著述,并以一己之力开创了关学,他的读书治学方法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张载在个体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对读书之道有过深入的思考,在阅读范围方面,他主张以礼学为中心,围绕四书五经而展开,反对阅读史书、医书、闲书等。张载认为,立志是读书的根本,阅读文本必须搞清楚作者的原意,背诵也是读书人必要的功夫。他将读书与个人进益、获取义理、治学、传道等内容相关联,从阅读活动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相似文献   
59.
张载的“以礼为教”思想从伦理实践的角度,以“可学便可行”的实践特征为理论前提,以“守得定”为问题指向,通过“上学与下达者两得之”的理论架构方法、“知礼成性”说的核心内容,将礼真正引入到修养工夫论中,从而解决了“礼论”界长期悬而未解的礼的内外问题与道德理想向世俗伦理的转化问题,实现了“内外交养”,这似可成为说明朱子感慨“横渠工夫最亲切”的最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60.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所创立的"关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如此,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载的"变化气质"学说指引着人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其"民胞物与"思想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完善的教育思想也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但是,理解张载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充分考虑到其现实的实践意义,也就是从当下出发去寻找其能够实现的生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