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731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32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108篇
理论方法论   212篇
综合类   2929篇
社会学   899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灾后余声     
公元2008年5月12日午后14点2 8分,在地球上的东经31°北纬103.4°,一次8级超强地震,从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东南至东北200多公里的弧形带状地域上分布的都江堰、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绵竹、彭州等城镇遭到空前的破坏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2.
构建多元一体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就必须从理论高度充分揭示该系统的多元一体特性,这需要从其决定因素来考察.荣辱观教育策略的结构特性由相应教育过程的结构特性所决定,荣辱观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是多元一体的,就决定了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在结构上也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23.
在英语学科教育中 ,如果从素质教育观出发 ,适时、适地、适当地运用英语谚语 ,就会使广大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与感染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 ,提高了广大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24.
张丽平 《决策与信息》2008,(11):139-139
当代社会生态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学校德育应积极配合,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
张红卫 《南方论刊》2008,(9):106-106,50
俗语话:“百育德为先”。良好的思想品德比满腹经纶更重要,在教育中放在首位的不是智而是德。可见,德在教育中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想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新时期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培训目标、内容、形式、理论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女干部需求、彰显女干部教育特色的女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子,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7.
杜建成 《职业》2008,(14):37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  相似文献   
28.
强烈的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与保证。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决定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的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需要。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的德育包括社会道德需要和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两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道德追求的改造和社会道德问题的重新解读,形成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重构。基本的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形成道德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知识的教育活动、道德实践、道德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道德需要的满足(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内化、产生新的道德需要(道德的发展、道德需要的满足和层次的提升)等环节。  相似文献   
29.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年来,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谈论甚多,而对促动这一“经济奇迹”的“体制奇迹”,即权力与市场的结合,却始终着墨很少。“转型社会学”企图面对这一“体制奇迹”及其所引发的诸种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工具实证主义”以外的社会学研究手段,以便有能力面对剧烈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安排。奠基于“行动社会学”之上的“社会学干预”或许就是有效方法之一。不过,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这一源出于法国图海纳学派的方法,必须在原则和技术上都有所改进。嫁接“解放社会学”的诸原则,形成“强”、“弱”两种干预手段,可能构成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结合对农民工和都市运动两种现象进行社会学干预式的研究,试图阐释“强干预”与“弱干预”的不同方式和操作特点。  相似文献   
30.
交往不仅能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进程,影响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还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领域,并影响其意志品质的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与受教育者进行交往,并指导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正确交往,从而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