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63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20篇 |
劳动科学 | 39篇 |
民族学 | 106篇 |
人才学 | 125篇 |
人口学 | 203篇 |
丛书文集 | 1333篇 |
理论方法论 | 230篇 |
综合类 | 3721篇 |
社会学 | 427篇 |
统计学 | 4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459篇 |
2009年 | 514篇 |
2008年 | 656篇 |
2007年 | 500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19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1978-2006年的省际数据对东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投资对东西部两个经济条件不同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此外,财政投资效应也呈现出内在的结构差异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较之于物质资本投资更为显著和持久。为此,本文就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投资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德里达1966年在美国的演讲《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充分展示了他的结构观和解构策略,这是其解构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奠基之作,它的影响渗透在各国人文科学领域中。演讲通过对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的批判,表明了德里达对结构和解构的基本立场:拆解固定中心的旧结构,用解构的策略将旧结构转换为差异游戏的新结构。德里达的解构策略是从内部拆解传统,它包括:一是反对意义僵化,借用旧概念的同时以双重表示、旧词新用等方式来进行概念重组;二是运用增补逻辑开发边缘因素的地位,模糊二元概念中的对立倾向,用游戏精神彻底解构逻格斯中心主义和重构新结构。 相似文献
53.
54.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因此结合各类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提出适合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5.
56.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7.
英语学习的困难之处,在于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依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是不同的.能指的不同是明显的,而所指的不同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正是外语学习中的难点.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会用英语能指与所指所构成的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李志雄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7,24(1):40-44
从<淮南子>中的"桔枳之说"为论述的起点,以桔枳之分的角度厘清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与现代叙事情节观的差异;从桔枳之转的关系指出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转型途径;从桔枳之辩的认识总结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青海社会科学》2019,(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获得感。在经济新常态下,财产性收入作为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存在较大的可挖掘空间。探究当前农民财产性收入在收入分配、土地制度、金融体系、农民意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对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要做出针对性的政策优化: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促农民增收、基于承包地和宅基地确权保护农民产权、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以培养农民投资理财意识,确保农民资产增值的制度性供给,为农民增收提供不竭的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60.
这是一位母亲的教子心得。从孩子1岁学走路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吃些"苦头"。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在学习中,他有时会走"冤枉路",我们也从不去纠正,因为走"冤枉路"后所获得的发现,记忆会更深。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不会一味地包办代替,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在一旁给予他必要的帮助。现在的孩子未来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必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让他们从小吃点"苦头",比进入社会后再"栽跟头"的成本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