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针对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特点,从语言的符号属性入手,分析汉语句法成分的表现形式、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句法结构、句法成分对语义结构、语义成分的作用,说明句法成分与语义成分的区别。  相似文献   
32.
33.
"舟"作形旁,意义一般解作"船只",《说文解字》舟下所属共11个字都作此解,但其中关于"朕"、"般"、"服"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值得商榷。文章借助考古资料,联系古人祭祀祖先的祼礼仪式,推论"舟"作形旁还有一解,即舟形器物。以此,对"朕"、"般"、"服"等字的本义重新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34.
“仁”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关于“仁”字的起源及其古文异体的形义,还存在不同说法,尚有进一步探索的余地.本文主要通过先秦出土文献探讨“仁”字形义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仁”字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说文》“仁”字古文“(尸二)”源自三晋文字,与战国楚简读为“尸”或“夷”的“(尸二)”是同形字的关系.《说文》“仁”的另一古文“忎”,与楚简从“心”的“(身心)”“(人心)”都同属战国楚系文字,表示心性之“仁”,其构形反映了战国儒家思孟学派的心性之学对楚国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战国古文中的“忏”字应是“仁”字古文“忎”的异体,而非前人所释读的“信”字;古玺中未识的“(身)”字,有可能是“仁”字的另一古文,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仁”.  相似文献   
35.
36.
《肩水金关汉简(贰)》73EJT24:247与73EJT24:268简缀合而成的《所寄张千人舍器物记》,记录器物十余种,另有其他名物词语多个,今人理解颇多困难。现对该文书所见名物词语尤其是"复、参靳、亶带、厺闾、 "等试作训解。通过古代字书、韵书等传世文献,以及河西简牍中的相关用例,证明"复"为裹革之轭,"参靳"为骖马的胸带,"亶带"为檀车之带,"厺闾"为盛放饭食和谷物的筐具," "为"鑡"(亦即"凿")的异体。  相似文献   
37.
《诗经》三百篇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且由于特殊的地位而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日积月累 ,约定俗成 ,逐渐形成了“《诗经》成语”一派。在这些成语中 ,一部分在形态和意义两方面较之原文都没有任何变动 ,而有一部分则存在形态层面的重组或意义层面的变异。  相似文献   
38.
谢序华 《北方论丛》2020,(3):94-101
学界一般认为,汉字的假借是通过借字表达词音("依声托事"或"借字表词")来实现假借的目的,但事实上假借是汉字所兼有的一种表达职能,只有形义统一、以形别(表)义的汉字才具有假借的职能;而汉语单音节词自身不能独立地区别(表达)一定的概念,又不能区别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因此汉语的词是不具有假借职能的。所以,汉字的假借,既不是"依声托事",也不是"借字表词(音)",而是"依形托事"。  相似文献   
39.
英语单词形义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着词义或词形提取的轻松程度;英语单词形义联系的建立有赖于构词成分策略的使用。在运用构词成分策略重述已知词义的过程中溯因推理,把英语词汇形义联系的过程转化为动态逻辑推理,也可解决英语词汇的已知词义重述问题:从待解释项"单词的汉语词义"出发,结合构词成分等背景知识,到解释项"单词英文拼写的意义拆分"进行逆推。溯因推理有利于促进并优化单词形义联系的建立,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0.
文学语言是隐喻的N次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文学潜能的显现,取决于语言对日常语言的疏离和改变;取决于语言对常态规范的突破和挑战;取决于语言依据文学自身特点所作的裁剪和置换.而上述所有诉求的达成,皆缘于语言强大的隐喻功能.隐喻以及n次的隐喻既持续地构成语言对常规的疏离和挑战,也会不断地实现语言的形义挪移和替换.语言在隐喻中获得新的形义生长点,形成文学所要求的陌生化和新鲜感,从而摆脱日常语言的窠臼获得文学的转换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