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758篇
劳动科学   70篇
民族学   192篇
人才学   188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1937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4594篇
社会学   560篇
统计学   1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鲁迅小说诗化的形式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小说的诗化倾向是人所共知的。但这种倾向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呢 ?本文通过分析 ,从鲁迅小说特殊的透视方式、构架形态、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 ,为鲁迅小说的诗化形式勾勒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72.
西藏新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扎西达娃、色波等少数民族作家为代表的西藏作家创作的一类小说。本文以西藏新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它置放在寻根文学背景中,审视西藏新小说关注西藏地域文化、进行形式探索两个突出特点,以此呈现西藏新小说之于寻根文学思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面向公共利益差异性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利益是哲学、法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分层、地域差异以及公共利益的类型多样性使公共利益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日益突出.公共利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公共利益之间的不相容性和公共利益的局部偏向性.公共利益差异性特征的凸现必然要求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并促成社会公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形式公正已不能作为公共利益差异性时代制度设计的理念,以结果公正与形式公正为理念设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4.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75.
徐琰 《职业时空》2008,4(9):136-136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77.
庄子和禅宗在学术思想演变史上是有着传承之关系的.然而,作为已经融通了庄子精神的禅宗,通过消解一切的方式,完美地解决了庄子哲学所不能克服的悖论和矛盾,实现了真正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诗性超越.  相似文献   
78.
<堂吉诃德>更深层的成功缘于作家叙事形式的创新--距离叙事.在文本细读中发现打通文本内外,将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交叉重叠、转换视角、伸缩视点等,都是作家精心设计的叙事架构,其目的便是在有限的语句中实现能指的无限延展;在拉大或缩小作者和故事内容的距离的同时,构造理解空间无限扩大的审美效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分析诗歌作品中实际存在的变异语言的种类、实质及其划分的标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歌变异语言尽管怪诞不经,甚至晦涩难懂,但都是对世界的新理解和原初命名.它有如一道闪电,在刹那间照亮世界.在语言局限无不存在的现实面前,表达变异是反映无穷新知的必需的客观存在.变异语言常有的怪诞,并非诗人的乖戾,而恰恰是其深刻智慧的闪光.  相似文献   
80.
在一定条件下 ,由数词、量词、中心语构成的量词形式中 ,中心词不一定会出现 ,分析和认识 ,特别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对于学好和准确使用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