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22篇
理论方法论   183篇
综合类   2157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认为,美学研究的视界规定着美学的研究方式、成果形态和内在观念的变革.因此,转换美学的研究视界,意味着美学研究逻辑起点的变革,它主要产生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对现有美学资源给予合理的结构性配置;二是促成美学知识形态的话语拓展;三是以现实性和实践性景象实现美学界限的根本突破,对人类审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唐君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的,他对人生的一切看法和观点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他认为,生活之价值在于如何启迪人生的智慧、发现人生的真理、保持宁静的心境、确立自我之精神、体验价值之存在、发现人生之价值;要注重心灵之发展,心灵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并在自然世界中发展、应注重心灵之自我肯定与自我超越、心灵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对自我生长之途程,唐君毅提出了十种生活内容之形态,即十层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3.
本文围绕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国家形态、民族学和中国的现代性、殖民主义和中国民族学等三个论题,结合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史,对中国民族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性质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反思。其中,对民族学知识中国形态的发展及其学术价值所作的细致分析,以及对现代性和殖民主义在中国民族学发展上的影响所给予的分析和评价,对理解中国民族学史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44.
“秀山花灯”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迄今为止其内涵是不明确的。从文化整体特征审视,应该首先在观念上把秀山花灯视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区域民间艺术文化形态的几种具体形式。应正确理解秀山花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所具有的民间的基本特征(也是其生态保护认识的逻辑起点):体现民众共同意愿的社区地域性,时间节律和遵循的程序仪式规范性,百姓大众日常生活习俗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45.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我国一方面从西方译介了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和诗人参与了散文诗的创作,使我国散文诗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进程。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是我国散文诗进入自觉状态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涌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而且形成了比较粗略的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46.
古希伯来王国的灭亡是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其主观因素是王国的统治政策造成了百姓的不满、宗教信仰的混乱和南北矛盾的加剧.其客观因素是统一王国时期犹太古代民族形态还不完备,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这不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使得传统的氏族部落制度和部落势力不断挑战中央王权;自然地理因素导致王国内部思想文化联系薄弱,引起了周围强敌的觊觎、渗透和干涉.  相似文献   
47.
《伴侣(A版)》2007,(12):60-61
<正>姐姐从医学院回家度假,妹妹向姐姐询问了一些乳房保健的问题,姐姐不仅有问必答,而且还详细地讲述了许多医学道理。  相似文献   
48.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陵水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号称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蜈支洲岛地貌形态美丽而富有层次,北部平缓,有一湾玉带状银色优质沙滩,岛上的娱乐设施也大多集中在这片区域。除了大多数海滩常有的海上摩托艇、滑水、  相似文献   
49.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侵权法保护的客体.要实现人身权的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重视有形财产权向现代的重视人身权观念转变.当前在我国法律实践界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权利形态,这些权利之所以以前没有出现,要么是权利的自然属性受到了压制,要么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足.这些新权利实质上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公民权利意识启发的开端,预示着中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50.
在《尘埃落定》的十数家评论家言中 ,高屋建瓴地揭示作品艺术价值、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因而有广泛影响的评论是特别的题材、特别的视角、特别的手法与普遍的眼光、普遍的历史感、普遍的人性指向辩证统一说 ,也概括为“跨族别写作论”。特殊与普遍的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结合是一切伟大作品成功的基础 ,包括中国现代各民族杰出作家在内的当今世界优秀作家都追求并探索着并不同程度地实践了这一近现代的卓越美学思想。《尘埃落定》在“傻子”视角叙事、演绎“权力寓言”、表达人性尊严等几个层面 ,体现了“跨族别写作”的超越、突破 ,但笼统地说开创了“跨族别写作”的“新写法” ,容易夸大作品的“划时代意义”。笔者倾向于把《尘埃落定》的艺术创新定位于 :贡献了一种既重视写实又摆脱写实 ,很难作出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划分 ,超越特定题材特定时空的表层意义 ,具有强烈隐喻性和表现性、象征性和寓言性的新型创作形态的范式。这样言说并不否定特殊与普遍统一的“跨族别写作论”却能突出作品在 2 0世纪 9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流向和审美意识的主要变化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