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4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49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28篇
人才学   112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2392篇
理论方法论   372篇
综合类   4089篇
社会学   411篇
统计学   16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1.
从中华民族族称由来的考释入手,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于帝舜有虞氏朝的历史过程.其最早的族称得名于舜的名字"华".汉朝以后,又出现"中华"一词.近代,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始有"中华民族"这个近现代民族学的规范族称.但其族体的形成则在此前约五千年前.  相似文献   
62.
古永继 《民族研究》2007,4(3):96-100
国内有关哈尼族的研究近年来硕果累累,但有的论著中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以原始资料为依据,针对哈尼族研究中涉及到的<尚书·禹贡>记载与梯田的关系,明初黔西北、滇东北有无"和泥芒部府",康熙时参与反清起义的龙韬之地位与族属三个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考证分析,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  相似文献   
63.
在分析技术标准壁垒的基础上探究其由来、发展,并以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分析,对技术标准壁垒的形成、作用及跨越机制进行了充分论述.  相似文献   
64.
林耀华先生在他主编的《民族学通论》中说: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共同体。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共同体,这即符合民族学研究史上的传统意义,也等同于我国一般学者对民族这一概念的一般看法。  相似文献   
65.
吉林市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近万人,占总人口1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形成的分布格局已被打破,呈现出“大流动、大分散,小聚居”的态势,城市民族工作日益凸现,社区民族工作已摆上工作日程。一、 抓调研,把握新情况,探索民族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蒙古部落史>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7.
《明史·西番诸卫传》是18世纪初我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它从中央政府对安多藏区经营开发的角度,记录了明代安多藏区的变迁。其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应予重新认识,充分估价。明王朝在继承元代统治格局的基础上,设立了“西番诸卫”。西番诸卫实施军政合一、“土流参设”、“岁一朝贡”和尊崇藏传佛教、以金牌信符官方垄断茶马贸易等政策和措施,强化了明中央政府对安多藏区的控制。作为元明清治理藏区的中介环节,明代对西番诸卫的政策上承元代格局,又有许多创造性、建设性的拓展,开启了清代以府县区划管理安多藏区的先河。因此,明代西番诸卫是安多藏区历史变迁中的重要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8.
马宗正 《回族研究》2006,(2):103-106
回族习惯法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回族的行为方式、法的观念、社会控制及其法文化的生成、演变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回族习惯法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特殊性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69.
本文试从民族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汉匈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变迁。先秦至秦汉时期,是汉匈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汉匈分别在生态—经济方式、政权体系、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不同的体系,并随着双方战争、互市、和亲等交往的深入促成了汉匈民族意识的最终形成。民族意识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西汉后期开始,匈奴的经济方式、政治实体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受到汉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民族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汉民族意识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70.
湖南土家族研究由于缺乏组织,没有统一规划,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合力,尽管如此,但仍有一大批忠诚于土家族研究的热心学者,他们热爱、关心土家族文化的研究,长期从事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土家语研究出现新成果。龙山县土家语专家张伟树编著的《土家语汉语词典》一书,24万字,2002年底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土家语词、词组、短语、俗语、人名、地名等词语4000多条,通过用汉语释义形式,全面介绍了土家语的丰富内涵,使濒临失传的土家语以书面形式得以永久保留,为后人学习土家语提供了丰富资料。吉首大学土家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