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1篇
管理学   868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80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681篇
理论方法论   312篇
综合类   4368篇
社会学   855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52.
将孔子从中国语境中剥离,放置在各种美国利益组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媒体政治类文章引证孔子的总体状况.身处改革年代的美国既希望变革国内政治,又志在树立承戢和堆护公正的国际形象.各类政治人物和评论者频繁提及孔子,或者批评现行政治与政策,或者诟病美国的外交和战争策略.如此建构的孔子形象与贬损中国的总体社会背景存在差异,既表明美国的实用主义特性,更说明孔子思想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3.
许苗苗 《社科纵横》2010,25(11):87-89
北京的魅力不只有成熟的风韵,更有来自不断的成长与记忆。有一些作家热情地关注北京不拘一格、难以把握的侧面,特别是它被现代化、国际化大潮携裹而来的新动向。不同于以往京味小说里缅怀与诗化的笔调,这些作品以现实、批判的视角审度北京,聚焦于这座都城在商品化大潮中的保守与变迁,关注环境对人物命运的改变,并就当下频繁变迁的社会现状、信仰危机、传统文化的失落等社会问题提出讽喻。虽然这样的作家作品并不多,也尚未形成风格气候,但它们却揭示出北京的时尚魅力,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4.
新入职场的清纯女生,怎样在职场中展现自己?看看《杜拉拉升职记》,从初入职场到晋升外企高管,不同的造型跟随杜拉拉经历了不同的职业阶段。魅丽变身顾问团帮你支招,从心、从造型、从容颜开始变身,让升职跟随你的造型一起三级跳!  相似文献   
55.
从《浮生六记》女性的爱、美、聪慧、反叛等同中有异的方面对女性形象加以比较,展示其独特的形象,为人们立体化地分析、理解、欣赏封建时代的女性提供多元的审美视角,进而对其悲剧性命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6.
鲁迅和爱伦·坡作品中狂人形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爱伦·坡作品的影响.爱伦·坡用狂人的非理性状态影射西方社会理性的丧失和荒诞的西方文明;鲁迅则借助狂人的非理性行为评价社会,抨击现实,以此来完成其启蒙大众、重塑民族人格、改造社会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57.
明清时期,大量的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长时间观察中国的机会,写下了大量的对于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等方面之形形色色的感官、研究和评论.  相似文献   
58.
刘英  吴德 《金陵瞭望》2010,(29):63-63
近日.南京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局与南京广电集团、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摄制的《老石话廉——52集(廉政准则)系列动漫》.  相似文献   
59.
张阳 《管理科学文摘》2010,(31):242-242
本文着重强调群文工作者职业形象的设计与塑造的重要性。并做了具体指导,一是要培养正确的职业形象意识,二是要把握设计与塑造要点。  相似文献   
60.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宴,在这次世博会中,各个国家都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本国文化,而视频传播成为被普遍采用的一种传播方式,其创新性的运用让众多场馆大放异彩。本文通过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视频传播在世博会当中成功的原因,以及在跨文化传播中利用视频传播树立国家形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