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883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64篇
理论方法论   328篇
综合类   4726篇
社会学   872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族形象。这种异国异族形象是通过他本人所属社会或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镜花缘》中乌托邦类型的异国形象加以剖析,认为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本质上是当时中国自我形象的映照。  相似文献   
22.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在这些奇妙的比喻中,数字词语比喻更是独领风骚.本文从智慧、德行两个方面来对数字词语比喻的喻义、用途、及其折射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讨论.试图用生动鲜明的例词来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数字为链的词语比喻使得词语的喻义更俱特色,也更通俗易懂,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大量的数字词语比喻来源于人们所熟悉,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传说,所以易为人们所记忆和传播.  相似文献   
23.
张荣东 《学术交流》2007,(6):160-162
凤凰是我国上古某些民族的图腾,是太阳崇拜的象征。从上古的向往光明,到先秦时期的象征高洁、两汉时期的秉德兆瑞、魏晋时期的俊才罹难,凤凰形象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杜甫笔下的凤凰在此基础上把凤凰之德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和济世精神联系起来。杜甫诗中的凤凰是仁爱的化身,是诗人奉献精神和仁爱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24.
《红痴》忠实地反映了文革前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再现了当年知识青年的生活境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那一代人深刻思索、奋发图强的精神。小说以主人公李家宝的生活、学习、婚恋经历为线索,展开了跨越三十年的历史故事.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作者通过对李家宝性格发展过程娴熟、真实的描写,不仅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大放光彩,同时又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25.
笔者联系工作实践中的观察与体会,从公关关系建设打造组织形象的角度,选择了其中几个核心概念,谈了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旨在强调高职院校公关建设必须彰显个性,扬长避短,选择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6.
《华夏少年》2007,(9):61-63
简快小子(背着手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这个布小丁最近跑哪去了。听说他好像作文越写越好了,还总是被老师夸。哼,他那点本事还不是我教的,现在可好了,连个人影也看不到了。他……  相似文献   
27.
埃德加.斯诺进入苏区后,"红色"在其个人词库中的语义内涵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一点直接反映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红色中国"形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上。对这一个案的研究,将充分展现"前理解"和词汇语义弹性在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复杂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个性化原创比喻构成翻译的难点甚至盲点。结合纽马克的翻译思想,通过挖掘比喻修辞的深层特点,即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考察《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我们看到,译者既要充分调动自身素养,又要关照相关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既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又要防止思维空白的产生,以确保比喻的认知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29.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确无误地传递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0.
朱光潜的“形象直觉说”及其与克罗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来源于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说”。他对克罗齐的学术理论,经历了从推崇到怀疑再到批判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这一演变过程,显示他逐步摆脱形式派美学的束缚,并对其破绽进行“补苴罅漏”的努力。1949年以后,他的美学思想转向接受马克思主义.既有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外力推动的影响,其自身的学术取向也具备转变立场的内在潜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