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21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74篇
人才学   7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63篇
理论方法论   161篇
综合类   1950篇
社会学   32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江西社会科学》2016,(4):93-98
华裔美国诗歌反映了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亚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立阳与宋凯西是当代华裔美国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在美国非常畅销,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多部作品入选美国著名诗选与文集。李宋二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有诸多异曲同工的地方,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也有相似之处,其诗歌创作主题通过时间的消解,来反映华裔族群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变化,这种基于身份转换的落差使得他们的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得到美国主流文坛的青睐。  相似文献   
32.
汉阳高龙是武汉市部分村社春节期间重要的民间祭祀和祈福活动,是武汉市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活态保存最好的集体性项目。本文通过对汉阳高龙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宣传氛围仍需要加强;传承后继乏人;开展高龙独特民俗活动的经费短缺;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整理和研究汉阳高龙文化。传承汉阳高龙的策略是:集思广益做好宣传;加快市场开发进程,提高高龙产业化水平;成立高龙专门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3.
万荣花鼓,兴起于我国中西部,繁荣于黄土高坡,具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当人们有喜庆或者重大的事时,花鼓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庆祝方式.人们会在腰间和腿上绑好数个花鼓,系好红绸,随着阵阵锣声,跳起强劲有力、优美而富有民族特色活力的舞蹈,鼓声在舞蹈中响起,场面十分热闹,深受百姓热爱,以至代代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4.
靖西县是典型的壮族聚集区,山歌文化源远流长,歌圩遍布全县各乡村,但近年来,由于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歌圩文化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靖西县歌圩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龙岩市部分客家在学儿童的调查,发现他们对客家方言的掌握并不熟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长自身的原因以及家庭语言环境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学校重视不够的原因。客家方言的有效传承,家庭教育最为关键,学校要适时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客家方言传承环境。  相似文献   
36.
关于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目前业界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如过分强调模仿,缺乏逻辑思维;惧怕引进新元素,反对创新努力;漠视观众需求,违背艺术规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崇古思维、农业思维和江湖思维是戏曲创新面临困境的思想根源。对于戏曲传承与创新,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动态传承祖先文化,辩证看待传承与创新;以开放心态重视观众需求,促进艺术融合;以史为鉴,尊重艺术规律,推动创新;解放思想,以包容心态促进戏曲评论发展。  相似文献   
37.
《社科纵横》2016,(6):143-145
立足陇南白马藏族,以"非遗"的视野,对陇南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源进行探究,对其传承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拟建构一个合理科学的、符合白马藏族实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旨在丰富和完善其传承理论,保护其原真活态的发展,为其今后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显著提高,人们越发重视精神文化的成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正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流传于大巴山的一种古老的民歌——"巴山背二歌"于2005年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实现了跨越性、历史性的重视与挖掘.而即便如此当时的"巴山背二歌"已经慢慢在走向磨灭,它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本身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实情,在本文浅谈几点关于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巴山背二歌"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相似文献   
39.
古代柯尔克孜人的文化生态是指柯尔克孜民族及其游牧先民们更多的是依赖对生活的模仿,包括再现狩猎、游牧、采集、劳动、战争、婚嫁等生活场景与自然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生态和舞蹈艺术,柯尔克孜族舞蹈既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柯尔克孜族舞蹈体现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习俗、思想观念和审美心理,本文主要在柯尔克孜族舞蹈文化与生态环境、柯尔克孜族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柯尔克孜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荣昌陶器技艺是中国传统陶器技艺的重要组织部分,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久负盛名,与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又与广东佛山、江苏宜兴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陶都”。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荣昌陶器为巴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兴起的今天,重新梳理荣昌陶器技艺产生和发展的场境,发掘潜藏在陶器技艺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动因,能够使我们在文化生态和生产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荣昌陶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