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33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34篇 |
劳动科学 | 176篇 |
民族学 | 66篇 |
人才学 | 245篇 |
人口学 | 183篇 |
丛书文集 | 1168篇 |
理论方法论 | 385篇 |
综合类 | 2482篇 |
社会学 | 611篇 |
统计学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532篇 |
2013年 | 473篇 |
2012年 | 593篇 |
2011年 | 624篇 |
2010年 | 524篇 |
2009年 | 487篇 |
2008年 | 494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和民众对公共服务优质、多元选择性倾向的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然而,由于深受传统观念以及制度路径依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创新时依然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阻力,急需通过放松政府规制、适度市场化、提升政府回应度以及积极培养社会力量等途径进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 相似文献
92.
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既是我国总体民生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其中的科技支撑不足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实.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民生性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3.
推进青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奋斗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 相似文献
94.
二战以后,德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表现得稳健而强劲.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德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基于德国科技创新体系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从创新基础、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国际科技合作、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德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治理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需求,研究德国科技创新体系对于上海创新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伊格尔斯的《德国的历史观》是一部德国历史主义学派在19、20世纪的兴衰史,是对兰克史学的一次思想总清算,但还不是对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的全面评价。我们应该把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看成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在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崛起方面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它对外交领域以及对国家政治的专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它未能及时发现与纠正时代的不良发展方向,而是以其固有的特征与影响促成了专制国家以及极端民族主义灾难。历史主义的个体观念,虽然能够使历史学者更进一步深入历史细节,却不能达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类学"的认识效率。历史主义所主张的对客观公正的追求、对价值判断的自律,尽管未被当年德国历史学家真正做到,在原则上却是值得肯定的。与历史主义相伴生的价值相对主义,虽然有利于历史的研究与历史人物的理解,却很容易蜕变成一种"老好人"哲学,无力抵抗历史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 相似文献
97.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之后,重塑政府学派提出的"顾客理论"遭到了新公共服务学派的批判。双方主要在政府对待民众的角色选择、政府服务的对象、价值取向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纷争。 相似文献
98.
99.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政府将东南亚地区列为亚洲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其东南亚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它强调在理解、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在双边合作上,它强调灵活、务实,以期取得最大效益;经济上,它要谋取利益最大化,而后者是德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核心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0.
共享发展是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则以全新的历史方位与价值基准对共享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共享发展是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为出发点、并以共建为基础的动态持续性发展,是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尊严为最终归宿的发展。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积淀,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不懈追求的现实映射。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上保证全民参与和协同合作,依赖于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观念牵引下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以及增长与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