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67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31篇
理论方法论   309篇
综合类   2375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尼布尔的神学政治思想以其植根于基督教原罪观和恩典观的神学理论为基础,把握时代的脉动而成熟,并以悖论式的论证手法开辟了一条特有的强调"爱与正义"的伦理之路。"圣爱"是个人伦理的最高规范,然而现实的个人伦理只能以"互爱"为道德准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此对应,"正义"则是社会政治中代替"圣爱"的"不可能的可能",成为规范这国际政治和社会伦理的最高准则。尼布尔不仅为基督教的正本清源而努力,也让现实政治在宗教中找到了伦理归宿。  相似文献   
882.
正义的共识离不开根基,离开特定的根基,人们不可能就正义的制度和规范达成共识.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许多哲学家对正义共识的根基做了深入的探讨,罗尔斯从公共理性出发解释正义共识的形成,哈贝马斯在交往理性基点上论证正义共识何以可能,社群主义把正义本身视为社群共识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提出认识型基础上知识相似性的共识根基.在交往实践观看来,正义的共识本质上是人们在交往实践中形成公共性价值观念的问题,因而只有回到交往实践的客观现实基点,才能正确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883.
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是循环经济法治化的关键.但其政策法的特点,亦为其有效实施带来困境.因此,需要相关环境政策扶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于一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故而,决定其政策扶持体系具有决策风险、综合考量、技术基础、利益权衡等特点.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借鉴美国<蓝色天空--奥巴马政府新思路>的间接模式与"美国加州零废弃物计划"的直接模式,进一步完善资源价值计量政策、排污收费政策、价格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等循环经济法治化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84.
"社会空间"视角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差异和不平模式",对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视角下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和购物空间三个层面,较其他群体,城市贫困居民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主体角度的空间认同和抗争,则发现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在社会空间层面已经呈现出一些聚集和隔离的趋势。基于此,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在城市整体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兼顾"空间正义",将"民生"和"减贫"纳入到主流日程规划中以应对未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885.
任平 《阅江学刊》2010,(3):13-19
根据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物质利益关系的不同,社会分为同质性社会、异质性社会和差异性社会三种类型。差异性社会理论是关于我们国家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的理论,是规范我们国家未来长治久安、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差异性社会基础上的正义是差异的正义,把握差异的正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差异是必然的,差异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差异本身具有结构性的标准、限高,差异本身是历史的发展。贯彻差异的正义要把握两点:一要所有差异性的人群有没有或能不能建立根本的、长远的、全局利益的一致性,这是关键的问题;二要平衡各个差异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86.
柏拉图从个人正义开始,通过理性的归纳,把人们引导到对国家正义的认识上,提出个人的正义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国家的正义表现为智慧、勇敢、节制,与三种美德相对应的分别是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个阶层各安其分、各尽其责。但是现实社会并不如"理想国"那样理想,当代社会的正义是复杂的,甚至是以"畸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为了保证正义的有效实现,保证公共利益的良序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887.
五四新女性是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平台由新文化启蒙话语塑造而成,她们的意识形态认同来自新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正义伦理;而她们的性别认同及相应的关怀伦理,却使其对“旧道德”下的女性同类有更多同情。为实现个人权利、维护神圣恋爱,她们“忽略”名分、委屈尊严,在新旧道德的模糊地带与有妇之夫结成特殊婚姻。而非正常婚姻关系的缺憾,爱情中隐含的性别等级,个人自由与关怀伦理的对立与冲突等,都导致她们陷入认同危机。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体现了“五四”正义伦理的道德局限,而五四文学表达的某种匮乏,亦源自这个局限。  相似文献   
888.
理性主义侵权法经过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至19世纪,已经是危机重重——脱离现实生活的法律表达,异化为与民众生活相分疏的工具理性,并使人们接受了法律的制度拜物教。至20世纪,侵权法法理学改变最初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开始接受哲学对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审核,转向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法学和实用主义法学,以社会责任论取代道义责任论,并强调法律的社会功能。随着人类对法与正义关联认识的提升,侵权法通过对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观念的整合,接纳并建立了以保障人民生存权为主的重视分配正义的新的诠释论;随着德性伦理逐渐式微而规则或制度伦理的日益凸显,实践中社会正义观念在侵权法领域最终与个人正义观念发生融会。  相似文献   
889.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分配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其独特而深刻的分配正义理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权利”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权利”存在的根本原因。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中仍然存在“资产阶级权利”,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施按需分配,才能够真正超越“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揭示了分配由生产决定的重要观点,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90.
城市空间正义的伦理诉求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的平等性、属人性、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伦理视阈内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主要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贫困问题、异化问题和分区问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需要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层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